“四清”攻坚月清垃圾40多万方
重点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齐福臣通讯员刘丽辉)8月份集中开展的以“四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月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环境“四清”特别是省、市重点村和基层建设年帮扶等800个村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市累计出动人员28万多人次、车辆近6.8万辆次,清垃圾405673立方米,杂物193730立方米,清残垣断壁63314处,清庭院215633处。
按照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环境“四清”攻坚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把农村环境“四清”列入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重要工作日程,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明确责任、分工,限时完成,并亲自督导检查,使工作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攻坚月期间,各县(市)区通过广播、条幅、标语等形式,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共同维护环境卫生,强化文明认识,环保意识。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四清”工作。大多县(市)区为有效破解资金难题,探索建立了“财政补、集体出、社会捐、农户筹”的多元化筹资机制。迁安市、丰南区财政每年预算拿出2000万元用于农村垃圾清运和环境卫生管理奖补。高新区投资5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平区加大财政奖补力度,使全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费用达到了每人每年52元的标准,同时赋予各镇垃圾收费权,弥补了各镇环卫经费不足。乐亭县对重点村累计投入资金352万元。迁安市、路南区全面完成“四清”任务,并保持常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