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看古冶王辇庄乡:
行走“精品路线” 记录美丽乡村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记者 唐建勋 通讯员 代海山)“村子里的街道有人扫,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看!这街道比城市里的街道还干净!”走在平坦整洁的水泥路上,53岁的车庄子村村民胡宝爱高兴地说。
水泥路两旁绿树成荫,农户门前桂花飘香,田野上到处是丰收的喜人景象,广场上大妈们扭起欢快的秧歌……如今,记者走进古冶区王辇庄乡“精品路线”上的每个精品村都会有一种“举目满眼绿,移步皆是景”的感觉。
从2009年开始,这乡就坚持高起点、高站位,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由点及线、以线带面”的总体思路,打造出了一条“小菜园村—小笪庄村”新农村建设的“精品路线”。这条路线上的10个精品村各具特色:小菜园村的冬青绿化带、新白道子村的文明示范街、北金庄村的新民居、车庄子的中心花园……可谓是“一村一品一特色”。
在北金庄,街道两侧红顶白墙、亮丽整洁的房屋排列得井然有序,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该村现已建设隔热保温房338间,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05台,普及吊炕112个,推广沼气池89个,安装节能环保沼气厨灶89个,真正实现了“生态、节能、环保”的新民居。“看!这干净卫生的厕所,既杜绝了蚊蝇,产生的沼气还能充分利用,沼液、沼渣还能更好肥田,真是变废为宝,变害为益呀!”村民石学文享受到改厕工作的好处。该乡正在积极推广“双瓮式”无害化厕所改造,精品沿线上的村庄已基本安装完毕。
“我们尤为重视村庄的美化、亮化、净化,凝聚各方力量强力攻坚,先后投资了1600余万元,清理乱堆乱放和私搭乱建900余处、修建水泥路3.5万平方米、铺彩砖5.95万平方米、垒砌长城墙900余米、栽植树木10多万棵、栽植女贞50余万株、粉刷墙体10多万平方米,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典范。”王辇庄乡主管卫生工作的人大主席刘海英谈起“精品路线”建设工作娓娓道来。
“精品路线”沿线村庄已全部完成“四清” (即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四化”(即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如今,在这些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绘出了一幅“村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
“精品路线”已成为王辇庄乡一张亮丽的名片,多次受到省、市、区领导的高度赞扬,其中北金庄被授予省级新民居示范村,是古冶区唯一一个国家级文明生态村,成为了“精品线”上的一朵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