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猝死信用社冷制度尚需人情暖
近日,广东一老人因中风无法行动需要取钱治疗,但信用社却要求老人亲自来。家属就将病重的老人拉到信用社,结果导致老人猝死信用社。类似的事情,之前也发生过一起,因银行要求改密码必须本人亲自办理,西安七旬病重老汉被担架抬进银行。极端事件,偶尔出现,尚可称之为“个案”。可接二连三地发生,则容易让人联想为“现象”。
银行面对服务对象,面对他们口中的“上帝”,丝毫不顾及“上帝”是否重病在身。而当病重的老人被抬到现场,他们还能镇定自若,直至老人身亡,如此冷漠,令人发指。
客观而言,银行在办理修改银行卡密码等业务时,要求必须本人到场,确实并非银行单方面“刁难”储户的无理制度。试想,如果有不孝子女谎称老人意愿而单独修改密码,以致侵占老人财产,这显然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可是悲剧的发生,让本来合理的银行制度,显露出冰冷和坚硬,本来恪守职业本分的银行职员,也成了不近情理的职业机器。面对冷制度,银行也应多一些换位思考,在确保账户安全的前提下,增加制度的灵活性、人性化。
银行为了拉住大客户,可以设立VIP室。对于一般储户,银行也应该尽可能提供方便和人性化的服务。多一点变通,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办法,以更多灵活的措施,为各种有特殊情况的储户提供尽可能周到的服务,难道就不能成为制度的一部分?不能因执行制度失去了人情味,以至于只剩下了冷漠和无情。(曹瑞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