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原创网评 正文

给公车“披”上统一的“防腐剂”

  近日,中纪委办公厅在答复其关于公车治理的建议时,要求条件成熟的地区和部门积极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此外,在全国实行公务用车经费在财务上单独列项和单车定额核算制度,随时随地接受群众监督,可谓是公车治理的又一个“新招”,成为公车改革的一个亮点,这也等于给公车“披”上统一的“防腐剂”。

  长期以来,公车私用现象特别严重,“车轮上的腐败”愈演愈烈。领导平时上班坐公车,理所当然,节假日公车不放假,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干部下乡坐公车,顺理成章,然而下乡买菜接孩子也是公车之责吗?何以公车私用现象如此之多?改革为何这么难?一些官员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认为“公车即专车”,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公车的改革者即为公车的受益者,治理起来确实有难度。再有,公车多为领导所用,难以监管,而正是监管的缺位造成了公车改革难上加难,然而这样的公车私用,不仅败坏社会风气,更是有损政府形象,应当要引广大干部的高度重视。

  不少专家指出,我国公车乱象难以禁绝的根源之一,就是监督不力,有些公车已经不是“私用”,而是“家用”,完全没有约束可言。把所有公车购置、使用、违章信息都彻底公开,将公车进行明显标识,对于违规者予以严厉惩戒。

  给公车“披”上统一的“防腐剂”。让其置于阳光下,不再让干部和司机有恃无恐,也能够促进群众实时监督、实时监控。做到真正的“阳光及处无阴影,公车治理一贴灵。”群众监督固然可以让公车治理走上轨道,然而“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真正的解决公车私用问题,还是得靠领导干部。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责任意识,摒弃“官本位”思想,自觉做到“公车公用”,维护好群众利益。如此一来,自觉的干部再加上群众的监督,公车治理必将卓有成效。

  (剑雪封侯)

编辑 张凌
.
相关新闻:
北京一男子辞职后拒交公车被拘   12-05-17
垃圾堆放火车站临时广场公车站   12-04-10
.
 
.
 
热点新闻
·6时38分,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
·唐山港1至6月份吞吐量稳中有升
·全国最大规模!唐山人工海草床修复工程启动
·拼在一线,曹妃甸移动网络人用行动诠释“死磕”精神
·拦路抢劫还打人!玉田警方40分钟破案,29岁男子落网
·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集中交办暨优秀代表建议和优秀承办单位表彰会
·唐山人的身份证值钱啦!吃、住、游、购、娱都优惠!
·新华社聚焦|曹妃甸:特色种植促增收
·曹妃甸口岸上半年外贸货物吞吐量超9000万吨
·曹妃甸区供销社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张会生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