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特色林果业成农民“摇钱树”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唐建勋 通讯员周宏武、王双利、刘春宝)时下正是水果收获期,遵化市平安城镇东梁各庄村民于景周和其他村民一样,每天都忙着采摘酸梨。虽然很辛苦,但可观的收入使一家人非常开心。于景周高兴地说:“每天都来许多收酸梨的客户,今天又卖了500箱,现在都不够卖。按当前价,我家这40亩山场的酸梨可纯挣8万多块呢!”遵化市发展特色林果业,使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在土地中“品”出了增收的好滋味。
近年来,这市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选择特色种植业和优良品种,狠抓科技的应用与推广,着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
作为京东板栗主产区之一,这市不断加强板栗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来增加栗农的收入。“板栗优良新品种繁育及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就是这市林业局和河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实施的板栗无公害高效栽培新技术。目前,该项目已累计推广技术11370亩,使3000户栗农从中受益。“我嫁接了4亩燕山早丰和紫珀两个新品种,产量很高。特别是燕山早丰成熟期早,价格比一般品种的板栗要高很多。”作为这项新技术受益者之一的马兰峪镇魏进河村农民刘晓波高兴地说。
因具备成熟晚、耐储藏、风味浓、颜色红、耐寒性强的特点,“燕特红”桃成为这市兴旺寨乡朝阳沟村燕特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宝贝疙瘩”。两年前从中国农科院引进试种,如今取得成功,盛果期最高亩产鲜桃近万斤。时下,北京、天津、承德、黑龙江等地经销商纷至沓来。兴旺寨乡、地北头镇等农户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纷纷开始加入合作社,种植面积迅速扩展到1200亩。
目前,这市已形成33万亩有机板栗、22万亩优质鲜果、10万亩新品种核桃、1.5亿多棒绿色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