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民企“涉水”文化产业
投资8000万元拍摄抗战电视剧《长城红》

图为《长城红》的拍摄现场。 本报记者 杜庆君摄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杜庆君)10月23日,登临迁安白羊峪古长城外景拍摄地,冀东军民血战日寇的一组镜头映入到现场探班的我市民营企业家阮继民的眼帘。拟定于今年12月杀青的冀东首部30集红色抗战史诗电视连续剧《长城红》几场“重戏”的完美收场,令鼎力支持唐山文化产业发展,出资8000万元拍摄该剧的钢企老板阮继民露出欣慰的笑容。
作为拥有钢铁、房地产、商贸等产业集群于一体的唐山唐诚实业有限公司民营企业家阮继民先生,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其集团逐步发展壮大并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为尽一份社会责任,阮继民积极响应我市政府部门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的思路,决定从钢铁、房地产等产业逐步“转型”发展文化朝阳产业,用精神食粮丰富百姓对文化的需求,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更好地运用投资回馈社会。于是,今年4月,唐诚实业公司创立了唐山大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涉足经营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专题栏目、动画故事节目、广播剧制作等业务。阮继民还一次投巨资8000万元,联合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丰润区政府组织拍摄冀东首部抗战题材电视连续剧《长城红》。阮继民说,作为家乡人,由生产钢铁进行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文化产业,为我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此次将冀东抗战史上潘家峪人民保家卫国复仇抗日的故事搬上银屏,全景展示冀东军民抗击日寇所传递的“一寸山河一寸血,万里长城万里魂”的正能量。
由钢企老板“变脸”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年逾六旬的阮继民认为,文化资源可永续利用,文化产品香溢久远,唐山大麦文化传媒投资拍摄这部史诗剧就是为了教育下一代勿忘国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活跃的民企成为带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育新表示,我市积极支持、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目前已有一批民企相继转型投资文化产业发展,其势头良好,且民营文化经济主导地位日渐突出。民营文化企业就像一个个活跃的细胞,为文化产业的生态“测土配方”,也让我市的文化产业繁花似锦。当前,由企业投资、反映我市近代工业史的《黑凤凰》等剧作已纳入“五个一工程”,此次《长城红》的成功拍摄,无疑让唐山更多的民营老板在“红与黑”中找到新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