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艺术植根孩子心间—滦州神龙少儿皮影艺术团一岁啦

皮影艺术团小团员展示皮影道具。

排练儿童皮影戏《狐狸和乌鸦》。

老师指导学生排练皮影戏。

美术小组学生交流雕刻皮影经验。

学生练习皮影操纵动作。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本报记者闫军摄影报道)一年前在滦州皮影发祥地,一只由中小学生组成的滦州神龙少儿皮影艺术团在滦县九年一贯制学校——龙山初级中学成立,这群从小学3年级到初中2年级的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接受皮影专家到校手把手的传授,并在学校专门安排的教师指导下,操纵手中的箭杆,舞动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皮影角色,排练出《狐狸和乌鸦》《小羊过桥》《大灰狼》等多个儿童皮影剧目。受到了学校师生的好评,使同学们对家乡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滦州皮影是非物质文化的瑰宝,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多种多样的现代艺术形式不断涌现,传统的皮影艺术遭遇到传承和保护的难题。为此滦县有关部门把龙山初级中学组建少儿皮影团作为试点,并以滦县皮影艺术研究会为依托,编写皮影校本教材,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滦州皮影的历史、唱腔,编排以本县历史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扩大皮影艺术团的队伍,让家乡传统艺术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