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的大变化
——唐山市科协驻滦南县东高庄村工作组帮扶纪实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记者王昊 通讯员张国防)这里曾经“垃圾遍地”,村民出行不得不“翻山越岭”;这里曾经“黑灯瞎火”,村民只能“白天进出”;这里花生是主产业,却是只能养家糊口;这里毗邻交通干道,却经济落后、思想保守。这就是过去的东高庄村。经过2013年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市科协驻村工作组的帮扶,如今的东高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容术”改变村庄面貌
垃圾乱倒、废物乱丢、柴草乱堆、畜粪乱排、断壁残垣……让人难以容忍的居住环境是东高庄村给市科协驻村工作组的第一印象,村民却习以为常,认为环境年年治,效果总如此。工作组入村后经过调查,确定首要任务是集中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活动,让村容村貌率先大变样。
工作组首先召开“两委”会议、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统一干部思想,挨家挨户动员,通过广播发动和条幅宣传,积极引导调动群众参与“治脏整容”行动。组织群众出义务工1300多个,拆除各类建筑物1000平方米,清理垃圾废物10余吨,搬移柴草120余处,设置宣传墙、科普标志牌5处,粉刷墙壁4000平方米,新添土方200立方米,种植香槐、垂柳1700余棵等。一个多月下来,经过“拆、清、整、饰、涂、绿”几道程序,村庄面貌有了彻底的变化。为解决垃圾倾倒及日常管护问题,工作组帮助村里建立健全了环境卫生日常保洁机制,出资购置了100个垃圾收集箱,建设1处垃圾集中填埋场,还聘请了2名保洁员。为实现村庄整治规范化、长效化,工作组邀请园林绿化专业规划设计人员,立足村情实际和最美乡村建设,出谋划策,研究布局。聘请规划设计院专业人员因地制宜精心编制村庄发展规划,为建设美丽乡村描绘出了新蓝图。
如今,沿着宽敞的水泥路走进村庄,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干净整洁、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外出上学回来的村民王青感慨地说:“村里变化太大了,半年的时间,都快不认得家门了。”
“解难术”情暖全体村民
东高庄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工作组到村前,主街道狭窄坑洼,雨污水任意横流排放。村支书王兴川无奈地告诉工作组,东高庄村靠天吃饭,发展缓慢,多数村民外出务工,村集体无收入,村内各项事业难以有效推进,造成群众有怨气、“两委”工作没底气。工作组深入走访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了“全体动员打好攻坚战,集中财力办好十件实事”的帮扶思路。
村内主要街道经常发生行车阻塞,路面坑洼不平。小街巷由于没有硬化,晴天尘土扬,雨天稀泥汤,甚至个别户还有污泥水倒灌情况。为解决行路难,工作组在用好上级修主街道帮扶资金的同时,积极利用人脉广的优势,聘请道路规划设计院高工帮助策划指导,还协调水泥10吨、安装路灯85盏,将村庄街巷全部硬化并安装了路灯,解决了道路雨水倒灌的问题,彻底改变了原来的交通状况。
东高庄村饮水管道已铺设十余年,由于缺乏维护修缮资金,冬天管道破裂渗水无人管,部分群众喝不上自来水,东家找西家借。工作组刚到就遇到了吃水问题,立即与单位协调,帮助村里争跑资金,重新更换铺设饮水主管道和入户管线1500米。工作组还垫资2万元对村民服务中心进行了清理整修,配备了办公用品;筹措资金近25万元,建设2400平方米的文化体育广场;建设了互助幸福院……工作组的一项项帮扶工作,温暖着全村人的心,村民在享受变化的同时,也早已把工作组当成了自家人。
“致富术”开启财富之门
东高庄村人多年来土里刨食,靠种粮为生,近年来虽有一些奶牛、肉鸡养殖,也是零零散散。如何改变群众的生活现状,找到一条致富路子,成了驻村工作组考虑最多的问题。他们多次与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促膝谈心,经过对土壤和气候的考察,决定实施花生种植特色富民战略,并研究制定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工作组积极协调、多方联系,计划投资10万元在东高庄村建设“千亩花生种植基地”,并规划成了花生种植协会,通过协会对接花生北方交易市场以及鲁花等花生加工企业,采取“协会+基地+农户”的运营方式,实行统一发放种子、统一传授种植技术、统一收购销售。看到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着种植花生,工作组盘算着秋后就可以实现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的目标,更有干劲儿了。
“知识术”打造幸福新村
东高庄村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知识的局限禁锢了村民的发展意识。为改变这一现状,工作组建造了高标准图书室,摆放各类图书1500册。定期播放科普光盘,吸引了许多青少年甚至家长。根据村民的需求,结合村里实际,聘请市内种养殖专家来村授课5场次,开设了农民课堂48课时,提升村民的科学素养和致富能力。种粮大户王小笙高兴地说:“如今不用再看电视了,现场就可以咨询。”为进一步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工作组在村内建立了科普一条街,通过展板、灯箱等多种形式普及科学知识,丰富群众生活。同时协调资金20万元帮助村里谋划并修建了文化健身广场,安置了照明灯,设置了篮球场、健身活动场、娱乐场、读书区、休息区等几个功能区,使村民的业余生活日渐丰富。扭秧歌的老人、跳舞的青年、打球的少年、下棋的棋友、唱歌的歌迷每到夜晚就积聚在广场活动,幸福和欢乐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工作组的辛勤工作换来村庄的快步发展,如今的东高庄村正以崭新的面貌昂首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