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精美 败絮其中
许多市民收到过“闹心”年货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年味中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年货。临近春节,年货市场可谓购销两旺。可包装精美的礼盒被拆后,其中不乏让人大呼上当的年货:一箱水果,第一层鲜艳饱满,第二层干瘪瘦小;两瓶装名酒,两个瓶竟高低“胖瘦”不同……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许多市民买到过或者收到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年货。
包装精美败絮其中
“我收到朋友送的脐橙,从透明纸的部分看个头比较大,拿出来剥掉塑料网才发现颜色特别浅,切开后皮很厚,而且口感苦涩,根本不像正常的脐橙。想起我自己最近送人的年货,因为走亲访友只能打车或坐公交车,不可能一次带齐全部礼品,只得到谁家就在谁家门口现买礼品,这些盒装的礼品我很少查看过,一是已经封装了打开太麻烦,二是许多摊贩不允许。如果我送给别人的东西打开后也像朋友送我的脐橙一样,那可真的很尴尬了。”市民李先生对记者说。
在市民刘女士家中,两箱看似精美的水果,却让她烦恼不已。打开外包装上标价300元的进口梨,第一层是纸,第二层还是纸,第三层才看见5个梨,再往下看第四、五层又是纸,第六层出现6个又小又干的梨,其中2个已经烂了。“11个梨300块钱,最后6个送我都不要,看到就没食欲。”
采访中,一位水果商贩告诉记者,春节前后都会出现大量反季节水果,由于这类水果不易保存,不少水果商都会趁此期间包装后出售,礼盒上层装上成色较好的水果,下层则会装上一些变质或者次品水果。“现在买水果礼盒、果篮时,最好自己挑选水果后另外包装。”
1月6日,市民高先生在一卖场买了两盒高档礼盒装名酒,外包装非常豪华,当天推销员也是极力推销这款酒。酒买回家后,高先生就送给了一位朋友,前天,这位朋友打开礼盒享用,不想出了“意外”。据高先生朋友描述,两瓶本该一样大小的酒,竟然出现了高低“胖瘦”不等的情况,高先生得知后很是震惊,立即找到了商家,商家称这完全是厂商的事情,他们在销售时不可能一瓶瓶验货,只能是抽查。对于这起纠纷,商家并不愿作出任何处理,高先生除了生闷气,也只好作罢。市民陈先生收到的礼品酒就更“绝妙”了:一盒标价500元的礼品酒,打开来,其中一瓶酒竟然是空的,为了不让亲戚尴尬,他也没好意思向对方反馈,“包装那么豪华,谁会想到里面缩水了,还是不要让对方心里不舒坦了。”
许多市民收到过“闹心”年货
你收到过“闹心”年货吗?在随机采访的10位市民中,有7位市民表示,买到或者收到过“闹心”的年货,有3位市民表示,听闻过类似经历。记者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鸡蛋礼盒内“缺蛋”;二是水果礼盒以小充大、以次充好;三是礼品箱包装过度;四是礼盒装的面食变质发霉。但是,大部分市民都表示,虽然对“闹心”年货感到气愤,但由于没有相关票据或无法找到经销者,一般都不会试图去维权。
市民肖先生说,近期朋友送给他的一盒土鸡蛋外包装盒上写着一共30只,实际只有25只。“发现这一情况,首先想到的是商家太不地道了,但真要去维权挺难的,首先一个,不好意思去问朋友这鸡蛋是哪里买的,就算问了,难道还要寻根问底去找卖家?”和肖先生的想法一样,采访调查中,大部分市民表示,由于年货大多是经过了转赠,已经没有办法找到商家,更没有购买凭证,导致类似年货问题没有办法进行维权。
送礼也应送“实惠”
市消费者协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有部分消费者因为图方便或因价格上的原因,选择在路边小摊、小区门口或其他非正规摊群市场购买年货,有的明知路边摊卖的是“三无”产品还要购买。买这些东西即使不是送给亲戚朋友,在出现问题后也会因为缺乏票据、无法查找出售者等原因,造成维权上的困难。消费者进行消费时,应该选择正规厂商生产的合格产品,并注重销售者资质,尽量到超市及正规市场合法经营的商家购买。另外,消费者也不应放弃对自己所购商品的查验。
民俗专家吴卫国认为,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在选择礼品时,人们普遍有一种喜欢漂亮包装的心理。这种“重外轻内”“形式大于内容”的心理,很容易被一些不法产销者利用,降低消费者对礼品内容进行检验的警惕。所以送礼者应该重新审视这种心态,送礼不只是送面子,也要送“实惠”。
(闫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