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责任 赤诚献百姓
—记玉田县鸦鸿桥镇刘现庄村党支部书记白利国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记者 今朝)在冀东名镇鸦鸿桥,有一个响当当的村庄——刘现庄村。这里的村民拥有城里人都羡慕的种种幸福:村民住在和城市无二的新民居工程里;人人拥有健康档案,接收“村民健康保健中心”的免费体检;村民拥有资金专业合作社,随时解决经营中的资金问题;村里创办《百姓》村刊,村民精神世界丰富饱满;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2万元……说起这些,村民们总要幸福地提起一个名字——白利国,刘现庄村的当家人、村党支部书记。
勇舍小家奔大家
5年前,自己的事业已做得风生水起的白利国,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回村当“村官”,他说:“全村2000口人都跟我富起来,比我的企业做大做强更有意义。”就这样,白利国把手里的生意托付给合作伙伴,回到了自己生长的村庄。
以前的刘现庄村是远近闻名的穷村,虽守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但村民还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从上任的那天起,精明强干的白利国就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他凭着一个企业家的敏感,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首先抓住了玉田县昌升物流市场重点工程建设的机遇,联合周边企业筹资2000万元兴建了“刘现庄发达工业园区”,吸引了8家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入驻园区,不但拉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而且安排村里700多人进厂当了工人。同时,经他“牵线搭桥”,刘现庄还与丽泰集团有限公司村企联建,优势互补,联手实现互利双赢。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白利国倡导并发起成立了富达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里先后办起千亩食用菌示范基地、农业种植公司、猪鸡养殖小区、社员用品供应中心及村民大食堂等经营实体,并由30户有经济实力的村民发起并注册成立了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发放社员小额互助金,有效解决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瓶颈问题。
一腔赤诚献百姓
5年来,白利国一门心思扑在了村庄的建设上。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实行集体坐班制、党员代表议事制,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签订党员“造福为民”承诺书,每年领导班子开会达350次以上。
为让自己的父老乡亲也像城里人一样住上楼房,2010年,白利国启动刘现庄村新农居建设工程,他自己出资、组织融资5000余万元作为启动资金。2年后,占地158亩、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的新民居喜迎5300村民入住,村民们的喜悦之情不胜言表,敲锣打鼓地搬入新居,如今刘现庄村的新民居已成远近闻名的一景。
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白利国带头捐资,筹措资金30余万元,把昔日一个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臭水坑,变成如今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健康文化广场。为解决村民“看病难、住院贵、因病返贫”的顾虑,白利国带头捐资12万多元建设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室”和“村民健康保健中心”,定期为村民免费体检,在这个人人拥有健康档案的村里,村民再也不为看病发愁了。怀揣一腔赤诚的白利国还每月出资1500元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为80岁以上的老人祝寿。每逢春节,他又拿出资金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几年里,白利国为他挚爱的父老乡亲已付出了500多万元。
倡导孝善满乡村
发展经济的同时,白利国更关注村民的精神世界,他说,精神富足了,百姓才是真的幸福。他主持提炼了“仁爱始于孝、德义见于教、礼善形于成、和谐缘于道”的村训,组织人员创办了每月一期的《百姓》村刊。村里还成立了戏迷协会、收藏家协会、复耕书社、舞蹈队、文艺演出队等群众文化团体,建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书画工作室、农家书屋等文化机构。几年来,村里每年组织一次旅游,定期组织村民开展舞龙、秧歌、拔河、下棋、歌咏、篮球、乒乓球等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去年,这位胆识过人又满腔赤诚的“村官”又光荣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站在岁月新的起点上,白利国说,“人活着不能只顾自己,总要为国家和人民作一点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