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成立“迁安义工联盟”,用志愿服务传递爱心;父亲组建乡村文艺队,以义务演出为党旗添彩——
迁安父子义工:公益路上快乐同行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迁安市的志愿者队伍中,就有这么一对“父子兵”,儿子发起成立“迁安义工联盟”,把志愿服务送到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父亲组建乡村文艺宣传队,将党的惠民政策、农村新气象编成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义务演出60余场。这对父子互相支持,携手走在公益路上,帮助别人也快乐了自己。
“迁安义工联盟”聚起600颗火热的心
1月19日上午,迁安市黄台山公园的轩辕阁内,不时传出孩子的欢声笑语。十几个来自迁安市中心福利院的孤儿,正在这里参加“迁安义工联盟”为他们举办的“国学冬令营”。看着冬日公园的美景,听志愿者叔叔讲述黄帝的传说,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提到“迁安义工联盟”的由来,还要从他的发起人李晓壹说起。39岁的李晓壹是迁安一家养生会馆的按摩师,两年前,他从电视上看到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关于义工活动的报道,深受感动,萌发了团结社会爱心人士,用志愿服务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想法。这一想法正好与他一直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好友刘千赫不谋而合,2011年11月,两人在网络上发出了成立“迁安义工联盟”的号召,立即引起了网友的热情响应,很快,一群社会爱心青年自发组成的志愿者大家庭——“迁安义工联盟”成立了。
“迁安义工联盟”成立后,每逢节假日,李晓壹从不闲着,他组织志愿者们走进福利院、敬老院,自筹资金帮扶病重的贫困儿童……在敬老院,志愿者为老人们提供针灸、按摩、刮痧、理发、剪指甲等服务,陪老人聊天、嘘寒问暖唠家常;在福利院,志愿者和孤儿们一起唱歌、游戏,带去的肯德基快餐、生日蛋糕让孩子们大快朵颐;当迁安爪村和彭店子乡的两个孩子身患重病、因为家庭贫困无法继续治疗时,李晓壹立刻组织了“义工献爱心·慰问重病贫困儿童”活动,20多名义工一起将3850元捐款和米、面等慰问品送到两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家中……
“迁安义工联盟”成立两年来,以“联结你我的温暖,奉献爱的力量”为口号,先后组织了40余次志愿活动,成员也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人。2011年,李晓壹被评为迁安十大慈善先进个人,“迁安义工联盟”也被评为唐山2013年十大先进志愿者组织。
农民文艺队唱响乡村新生活
寒冬腊月,冷气袭人。迁安市闫家店乡李姑店村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来,咱大家伙儿把这段再齐唱一下!‘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63岁的李文华正激情满怀地指挥着满屋子的人排练春节红歌合唱,一旁的李晓壹忙里忙外地搬着音乐器材。
李晓壹的父亲李文华是一名退休工人,平时帮着老伴料理家务,生活得很悠闲。看到儿子组织义工团队,把志愿服务活动搞得热火朝天,老人有些坐不住了,“我一个老党员,拿着国家的退休金,为什么不也发挥余热,为大家做点事儿呢?”
李文华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可干点什么呢?“咱村离城里远,比较偏僻,农闲时节村里人都说没意思,除了看电视就是看电视,您可以把咱村里会点文艺的人组织起来建个农民文艺队啊,这样一来可以让咱老百姓乐呵乐呵,二来还可以通过文艺节目宣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呢!”李晓壹向父亲建议。
“还是年轻人脑子活,这主意好!”儿子的建议正中李文华下怀。然而,在农村组建文艺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是属猪的,会一直往前拱,慢慢拱、使劲拱!”李文华风趣地说。他开始骑着自行车、拿着纸笔走街串户,搜寻文艺人才、征集演出节目,不论白天夜晚,反复上门做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劳,终于征集到了十几个节目、三十来个“演员”。
2012年夏天,李姑店乡村文艺队雏形初现,先后举办了“庆七一”“庆八一”“庆十一”演出。因为节目结合本乡本土的实际,内容健康,形式生动,受到村民的好评。“这爷俩可是我们村里的大忙人和大好人。”李姑店村村主任李秀堂感叹,“他们让我们村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有滋味了!”
这之后,李文华又组织了一支精干的文艺宣传小分队,按照“农民写、写农民,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看农民”的模式,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公民道德、新农村建设等内容,创作编排成歌舞、戏曲、人影戏、表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来到迁安市福利院、光荣院、周边农村、部队等地进行公益演出,至今已义务演出60余场。
弘扬孝文化 传递文明风尚
“当今社会最受关注的应该是老年人,现在的老人都太孤独了。百善孝为先,应该多倡导孝文化。”无论是在敬老院做义工,还是在为村民公益演出时,李文华和李晓壹父子都有相同的感触,倡导、弘扬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成了父子二人志愿服务的新目标。
在敬老院做义工时,李晓壹一边带领志愿者为老人服务,一边开设孝文化讲堂,而李文华创编的节目除了宣传展示好政策、新气象外,还把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传递给观众。“看咱乡村文艺队的节目,不仅开心,还特别受教育,尤其是倡导孝道的节目,使咱村里的年轻人对父母都越来越好了!”在李姑店村,不止一个村民这样说。
如今,“有时间做义工、节假日献爱心”已经成为迁安人的一种文明新风尚。在志愿者队伍中,不乏李文华、李晓壹这样的“父子兵”,有的甚至是全家总动员。“义工亲友团很常见,大家都在帮助别人中快乐着自己。”李晓壹说,“我们会通过志愿活动一直把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奉献的快乐,温暖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记者 胡杨 通讯员 李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