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们的生活变化可真不小!”
——古冶区新春走访见闻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通讯员 张威)飞雪片片凝瑞,马蹄声声报春!
新春伊始,笔者深入古冶区基层走访百姓,感受到2013年百姓生活的变化。
走进广大乡村,村村道路畅通、环境整洁,绿化景观、节能路灯、健身广场……都成了现代农村的新景致,那些昔日的落后村都变身为“生态村”“画中村”。
“我们农村人祖祖辈辈都是用旱厕的,今年竟然用上了双瓮式的冲水厕所,感觉着又干净又卫生,而且政府还给咱出钱安装,这可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啊!”大庄坨乡雷庄村村民杨满臣感叹说。2013年,古冶区1600多户农民用上了冲水厕所,改厕工程的全面铺开,改善了农民千年如厕环境,也改出了农村生活新面貌,广大农村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变革!
在后巍峰山村,村民张秀花正打开水龙头洗菜准备包饺子。张大妈高兴地说:“以前,我们后巍峰山村供水管道老化严重、水压忒小,我们村儿西半部都喝不上水,今年村里的供水管道全换成新的了,看,一拧水龙头这水就哗哗地流出来,再也不用为喝水的事发愁了!”在卑家店镇徐庄子村小学校园,校长赵晓红欣慰地说:“我在这儿工作9年了,饮水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每天中午时间供水一个多小时,那时师生都不在校了,在校的时间里,老师和孩子们都是一直用水瓶带水喝,现在好了,随时都可以用水了,我们这200多名师生才是饮用水工程的最大受益者啊!”
笔者采访了解到,古冶区将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13年为区内的10所农村小学和36个村的4.2万人解决了饮水问题。
“今年一年的变化可真不小,咱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甜哪!”百姓发自肺腑的话语,折射出古冶区一年来的社会大发展,民生大改善!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的文化生活也在日益丰富。
“对我来说,2013年是我的圆梦年,我写了50年的诗,一直想把这几百首诗结集出版,我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在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还举行了我个人作品的朗诵研讨会,”已是古稀之年的孙永堂老人捧着诗集《夕阳吟》感慨地说,“正是区政府重视基层文化的建设、重视草根文化的发展,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才有了更高的创作热情!”马年新春,孙永堂老人怀着自豪的心情,再次畅游金山新城,提笔抒怀写下一首《长街采风》:“车水人流四季通,连绵不断贯西东……清新小苑长廊下,笑坐蓬莱不老翁……”
全面开放的文化馆和图书馆成了人们业余生活的好去处。藏书10万册的图书馆,成了退休老人、学生假期的首选。带着孙子一起来看书的于家福老人说:“这儿的书目齐全、环境也好,我孙子在少儿阅览室看儿童读物,我爱到书刊阅读室看报。看1小时书,我们就到附近的森林公园、七彩虹游乐场去散散步,购物、游玩的地方越来越多,古冶发展的步伐可真快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