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山东省某县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接到一项重要任务,2014年内必须介绍自己的亲戚朋友至少在县城内购买两套新建商品房,否则就要被停发工资。且不说这一举措破坏了市场经济规律,单就强制公务人员卖房这一要求就足以让人大跌眼镜。
公务员,顾名思义,就是为群众为百姓处理公共事务的人员,他们既不是售房者,也不是楼盘开发商,他的工作任务跟售房毫无关系。政府之所以强制公务员卖房无非是为了消化大批量的存房,追根究底,是当地政府的盲目开发和快速城镇化所导致,据调查,该县郊外新区包含着近2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这些项目开发完可容纳超5万户居民,而该县城区人口仅20万人左右,在供需明显不平衡的条件下,新开发的项目出现“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加上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入住率不足50%,为了减少财政负担便出现了摊派售房任务这一幕。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在我国很多三四线城市中都存在,其后果是造成大量房屋空置、土地资源浪费及地方财政高负债,并承担着房价大跌的风险。
要解决这种困扰,当务之急需要当地政府部门正确定位本地区城镇化发展规模和趋势,做到拆建工作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刹住盲目扩建之风,还要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人员投资,留住外出务工者,扩大住房需求率,另外上级部门衡量当地经济发展不仅仅要看GDP,还要更多的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群众生活、环境保护等情况。各部门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公务员为空房“买单”的境况。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其他三四线城市应以此为戒,扼杀住盲目建设之风,将手中有限的资源用到实处,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谋福利。(和路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