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作风建设要求,在两会代表委员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3月10日《人民日报》)
良好的作风,是干事创业的必备要素。从“八项规定”到反对“四风”,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一系列制度化建设……一年多来,强化作风建设的“紧箍咒”越念越紧,“组合拳”越来越密,在全党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作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简明扼要,切中要害,从最基本的做人、做官、谋事、创业谈起,既是对各级领导干部修身养性、为官从政、为人做事提出的新希望、新目标,也是对作风建设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既是谆谆教导,又是殷殷期盼,更是有力告诫,彰显了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
“‘三严三实’教导我们怎么做官、怎么做事、怎么做人,对我们内心深处有一种深深的触动。 ”全国人大代表沈强说,现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确实存在“里外两张皮”现象,有些人言行不一、表里相背,严重败坏和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当官先做人,领导干部要把“三严三实”作为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深刻对照、认真检查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不断增强党性、提升境界。
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严”“三实”,可谓语重心长。对党员干部而言,“三严”“三实”是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则,是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对领导干部来说,“三严”“三实”是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是树立政府形象的核心精髓。
当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始终扭住反对“四风”,对照“三严三实”标准,转作风、促政风、带民风。要针对基层干部群众特点,简化征求意见、梳理问题的程序步骤,不做表面文章、不搞面子工程。要认真开展交心谈心活动,敢于当“包公”唱“黑脸”,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进团结、推动工作,在接地气中摸实情,在听民声中转作风,在促发展中聚民心。
总之,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以“三严三实”祛除作风之病、行为之垢,在作风建设上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韧劲不减,方向、轨迹不偏,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推动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剑雪封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