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自贸区我们已经上报了。”3月10日,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对《华夏时报》记者独家回应。
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
当一件事情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后,你怎么想象它都不为过。
可以想见,京津冀将是一个比上海自贸区更大甚至是更具想象力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的提出和建立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而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今年的全国两会之前。新华社刚刚发出的关于全国两会的第一篇报道就叫做《迈好改革关键一步——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全国两会》,在此特殊的时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破一亩三分地”,改革意味不可谓不浓。
一条一条地看一下习近平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的7点要求: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要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
第一条强调了要顶层设计,这个提法早就有了,但是需要操作实践。第二条强调了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一起做,这不仅是京津冀的问题,而且是全国各地区域发展的共同难题。第三条提出了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其实要解决的是不良竞争问题,抢投资的问题,同类投资一窝蜂上都搞成各地支柱产业的问题。第四条强调了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城市分工,主要解决北京吸收走区域内一切优势资源的问题,就像从前很多人分析的,有北京在,天津尴尬,河北更尴尬,这个问题只有三家打破界限、合理分工才有可能得到解决。第五条提出,加强环保合作,京津冀不联手就消除不了雾霾,环境问题不是一个省一个市的问题,京津冀将成为一个环保试验田。第六条是要实现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这个要求是出于三位一体投资、稳定GDP增长的需要。第七条提出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要下决心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发展要素一体化,是将市场化改革进行到底的必由之路,京津冀是深化改革的又一个试验田。
(剑雪封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