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13年,新余市就清理了政府部门近1000名临时工。同时,为彻底打破公务员“铁饭碗”,新余将建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懒散的公务员,将剔出队伍,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机制。(3月24日新华网)
临时工乱象客观普遍存在是不争事实,频频曝光的临时工瞬间变成顶雷工的新闻更是司空见惯,先见为主的观念更是造成了临时工的泛滥是正式工慵懒散漫的原因和根源,因此新余市这次拿临时工开刀似乎是正本清源之举,一方面消除了公众对拿临时工当挡箭牌现象的不满和揶揄,使政府机关回归本位职责,实现权责统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整饬公务员队伍,促进工作作风改变。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样的简单一刀切未免有些急功近利了些,临时工乱象广为公众诟病,是单位的懒、不作为而致,临时工往往都是很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单位也愿意用这些很顺手、很听话的编外人员,等摊上事情后一推了之,好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再者,目前根据我国的国情,临时工在一定程度上必不可少,尤其有些一线执法部门和基层单位更甚,他们往往是业务能手,对从事的工作也是比较熟悉,如若这般毫不留情的予以清退,单位工作开展恐怕会受到影响,对一些常年奋斗在一线的编外人员也是不公。
退一步讲,清退临时工就能带来公务员工作作风的立马改观?相信谁也打不了这个包票,正式工与编外人员相比是相形见绌,是因为本身是体制内的人,由国家财政供养,衣食无忧,而临时工则稍显寒酸一点,他们能做的就是勤勤恳恳、不辞辛劳,从这点可以看出,不是临时工造就了公务员的优越感,而是其本身思想根源和觉悟差强人意,亟待改善,拿出临时工干事创业的尽头和干劲才是应有之意。对于临时工而言,政府部门要对那些合格的工作人员要予以肯定,在现阶段,可以实行竞聘上岗,不是全部清退而是给一定的指标选拔任用临时人员,保障其合法权益。
临时工不应该成为公务员作风改善的牺牲品和代价,因此正本清源之策是多从自身找问题、查原因,公务员要树立宗旨意识,提高思想觉悟和水平,权力和待遇是人民赋予的,为民服务才是应有之义,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群众,彻底改善工作作风,多多开展自我批评,同时也应该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流动机制体系,严格奖惩标准,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表现不合格的也因该实行“末位淘汰制”,坚决将其剔除出公务员队伍,维护党和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高建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