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各地竞相创新载体,扎实推进,教育活动精彩纷呈,成效显著。但不容忽视的是,在部分地区部分单位在征求意见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看似征求到的意见建议一大堆,几十上百或成百上千条,但仔细整理分析之后,大多是一些避重就轻,无关痛痒的套话,鲜有犀利尖锐的声音。这样就难免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工作还不错,没有什么问题;找不到看不到自身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更无从去分析和改进;难以触及灵魂,达不到切实解决“四风”问题、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最终让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群众不了解。对身边的人或事可能会了解多一些,对其他的人和事多是知之甚少,所以无法评判。二是征求意见的方式有问题。设计的内容不科学,统一征求意见的模板,罗列的一些问题,许多并非群众所关心的。三是没有营造出徙木立信的氛围,许多群众认为无非又是搞的一些形式而已,提与不提都没多大意思。
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之一,就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尖锐深刻,要广大党员干部“红红脸”“出出汗”。开门听意见、听真意见就是必然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我们连自身到底存在哪些方面深层次的问题都搞不清楚,都还自我感觉良好了,辣味怎能出来?汗水又怎能出来?
前不久,一媒体报道了一群众去某地派出所办事。具体办事的民警不在,问其他民警也都不告诉他联系方式。结果在那等了2个多小时,来了之后办事只花了几分钟时间。这件事明显反映了办事民警对群众需求的生硬冷漠。曝光之后,广大网友反应强烈。我认为,这种通过曝光、查找出问题并直接提意见的方式很好,应该大力推广。见人见事,自以为不以为然的事情,却给老百姓带来如此的不便和不满,恐怕再没有一点触动、出点汗的话,就真是无可救药了。
要听到犀利的声音,除了听者要拿出更好的态度之外,最好还应做好两件事。一是要切实发挥社会的督作用。畅通渠道,允许群众接触并看到政府执政的所有流程,把权力放在阳光下,放在笼子里。二是切实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就是要群众在提他们最关心的、最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群众的呼声,反应的问题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这样下来,你想不听到犀利的声音都难,想不出一身汗也更难。也唯如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剑雪封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