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市委常委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会文章选登(一)
领导干部都要扪心自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市委书记姜德果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说到底是要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摆正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强化宗旨意识,首先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这是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基础,也是党员干部为官做人的前提。
从为官的角度讲,正确认识“为了谁”,才不会迷失目标方向。“为了谁”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是动力源泉。知道“为了谁”,才知道我们的目标追求。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现在,我们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四风”问题,就是因为还没有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因此,只有真正明白了“为了谁”,才能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才会做到在党为公、为民、为事业。准确把握“依靠谁”,才不会失去信心和动力。成就伟大事业必须有伟大力量。我们党来自群众,我们的目标和追求是为了群众。说到底,我们“为了谁”,就得“依靠谁”。正因为我们党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所以不管是在井冈山、瑞金,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还是在延安、西柏坡,党才能带领和组织人民群众翻身求解放,才能保卫好革命的胜利果实,人民群众才会一心一意跟党走。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时期也是这样。当前,我市要转方式、调结构,要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要开放创新、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唐山的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家,形成推动唐山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时刻警醒“我是谁”,才不会脱离群众、偏离轨道。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现在我们领导干部位高权重,就容易头脑发昏、飘飘然,容易脱离群众,搞不清“我是谁”。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刻保持对群众的敬畏之心,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照自己,匡正自己的人生追求,衡量自己的职业精神,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立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从做人的角度讲,做官先做人,这既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从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到“三严三实”、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等一系列重要论述,都给我们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都要铭记在心、身体力行。在做人上,我们还要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比如,为了谁。儒家经典《礼记》几千年前就提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何况我们今天的共产党人呢?如果解决不好“为了谁”,不是为公,而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为了一己私利蝇营狗苟,那就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出了问题。我们都应追求“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再如,依靠谁。《论语》中孔子提倡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刚愎自用,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不要以为当了领导,别人奉承几句,就比别人高明多少。我们的能力和影响主要是组织的力量,不是个人有什么了不起。如果真要说人与人有差别的话,那就是有的人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还有,我是谁。修身要先从修心开始,先从专精而不浮躁开始,所谓修齐治平,也要先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做起。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圣贤,所有的志士仁人就是那些能天天反省自己、改正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所以,我们大家都要经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天天知错改过,不断提高精神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