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桂芳:传递微笑的人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本报记者韩冬)安桂芳,唐山公交古冶分公司210路乘务员,从事公交乘务工作25年,她把车厢当成家,把乘客当亲人,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历经两次开颅手术,但谢绝了公司的照顾安排,依然忙碌在一线,并摸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工作方法,始终传递着她的美丽与微笑,让乘客在十米车厢中感受到了一份家的温暖。
210路公交车是连接市中心到古冶区的长途线路,全程75分钟。多年的乘务工作让安桂芳学会换位思考乘客的乘车感受和心理需求。“这儿离妇幼医院还有多远?”一位中年妇女在百货大楼站下车时问道。“您只要走150米就到了。”安桂芳含笑作答。售票员报站还能精确到“米”!全车的乘客咋舌称奇。原来,以前曾有人问过这问题,为此,安桂芳就利用休息时间,专门从百货大楼站到妇幼医院去走了几遍,以“步”测距。于是便有了这精确到“米”的报站绝活。
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个淡淡的笑容,使乘客们时刻感觉到她的真诚。一次,一位经过长途颠簸的老人上了安桂芳的车,安桂芳卖票走近这位老人时,发现他脸色有些苍白,并且满头大汗,神志不清,安桂芳很快意识到这位老人十有八九是心脏病发作了。她本能地去摸这位老人的上衣口袋,果真找到了盒装的救心丸。她迅速把救心丸送到老人的舌下。过了大约十几分钟,老人神态恢复正常。下车时老人拉住安桂芳的手连连说:“谢谢!要不是你救我,我怕是真的醒不过来了。”
为了给乘客提供一个舒适、干净、温馨的乘客环境,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安桂芳总是每天提前一个多小时到岗,将车擦洗干净。冬天,座位上铺着她亲手制作的棉垫,车的扶手上裹了暖手布;夏天,车厢内挂上了遮阳帘。安桂芳为乘客准备了列车时刻表、晕车药、呕吐袋、矿泉水等。早晨,有的乘客吃完早点双手油腻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她会递上一张自备的餐巾纸并随手接过乘客手中的垃圾袋;遇上晕车乘客,她会拿出晕车药、矿泉水、呕吐袋等;天气热了,她为乘客准备了扇子;雨天车上有雨伞、雨披。每当有老、弱、病、残、孕和抱小孩的乘客乘车时,安桂芳会立即给他们找座位,嘱咐他们扶好、坐好,以免发生危险,当有外地乘客或聋哑人乘车时,安桂芳会耐心地与他们交流,并写出他们需要换乘车的线路及换乘点,她穿梭在车厢中,留意着每位乘客的情况,不断提醒大家注意乘车安全。
25年微笑面对乘客的安桂芳,其实在生活中是那么不容易。2005年因患脑瘤,安桂芳半年内进行了两次开颅手术,面对病魔,安桂芳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坚强与勇敢,共休息了9个月的安桂芳重返她视为生命的工作岗位上。在老父亲病重住院期间,作为女儿,安桂芳多想在老人身边尽尽孝心,可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安桂芳坚守工作岗位,连老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我爱我的家,我更爱我的亲人——乘客”,这是安桂芳常说的一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