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沈阳音乐学院桃仙校区外来了一辆污水车,它沿着校园的南墙泼了百余米粪水。大粪臭气熏天,学生们不得不关上寝室窗户,路人不得不掩鼻而过……但这泼粪车竟是学校自己派来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商贩向校园里的学生卖午饭。这种行为惹来了学生和周围住户的不满。随后,学校相关物业负责人表示,“我们确实有错!必须及时清理!”(据5月20日新华网)
这是一个“臭”主意,“臭”不可闻。不论出于什么目的,校方往自家校园墙根下大面积泼大粪都属于自污环境,自辱门庭,极其蠢笨、荒唐,丢人现眼。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大粪不仅没有熏跑商贩,反而熏臭了校园和周边社区,以至于学生不得不关闭了窗户,路人也不得不掩鼻而过,这正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校园周边的商贩鱼龙混杂,或许有的证照不全,有的饭菜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学校禁止商贩向学生卖饭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管控遏制商贩有很多可行之策,而治本之策是,学校充分考量学生的饮食需求,征询学生的意见,推进饭菜的多样化,保持饭菜的定期更新,提升饭菜的质量,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让学生吃得更安全,更踏实,更满意,那么,学生们就不会再违背校规偷偷摸摸甚至“铤而走险”地购买校外商贩的饭菜,校外商贩就会逐渐失去市场,远离校园。
被利益驱动的商贩固然难缠,但如果校方多动脑筋,摸清原因,找准对策,坚持付出必要的管理责任,就完全可以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地把大多数商贩“拒之门外”。校方舍弃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或者没有把一些措施用到位,没有长效坚持,失去了耐心,试图一“泼”了之,用大粪的臭气来管理,实乃下下策,也暴露出简单粗暴的作风,是种懒政。
其实,在很多实施封闭管理的学校,学生“舌头”出墙是普遍现象,因而,沈阳音乐学院桃仙校区的泼粪阻商对于其他学校也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各学校应该认真反思,引以为戒——如果确有必要全面封堵校外卖饭商贩,也应该琢磨点绿色、干净的点子,切忌脑袋一热,使出臭招昏招。(唐山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