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原创网评 正文

交管官员频频落马折射了啥?

  5月27日,北京市纪委称,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下称“交管局”)原局长宋建国因涉嫌严重违纪而接受组织调查。(网易新闻6月3日)

  近年来,交通系统官员密集落马,交通领域已成为腐败高发区。人民论坛杂志曾针对官场岗位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4%的受调查者认为交通、国土、建设等部门的“一把手”是社会中的高风险岗位。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河南交通厅原厅长曾锦城落马以来,至今全国已有14名省级交通运输厅厅长落马,正如某知名律师说的那样,“掌握某一个领域的实权部门,权力比较实,腐败的风险就比较大。在那个位子上就有人给你送钱,所以没办法,自己要是没有抵抗力,就防不胜防。”所以,稍微心术不正之人便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轻而易举地为自己铺设贪腐温床,特别是地方或单位的一把手。

  交管官员成为“腐败高危人群”,一方面有波及范围广“传染性强”的特点:历数14名落马的省级交通运输厅厅长,竟涉及全国10个省份;另一方面还呈现出前后任连续被查的“遗传病”特性:河南连续4任、贵州连续2任厅长皆落马。当然,将交通系统所有官员一棒子打死也不客观,无论是哪个部门,都不可能保证不出现贪腐分子。但全国如此广度、频度的厅官落马,乃至前任被处以极刑都没能阻止继任者再踏进同一条河流,交通系统成腐败高发区是不争的事实,恐怕不能用偶然来解释。

  这些事件反映出两个极其严峻的现实:其一,当前的腐败已经呈现制度化的趋势,在一套坏的制度下,即便是原本非常清廉和刚正不阿的人,只有踏进官场,就容易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被“同化”,否则就会被视为官场异类而遭遇“逆淘汰”;其二,当前的反腐肃贪制度严重失灵,并不能对心存贪腐之心的官员形成有力的威慑,这些“前腐后继”的官员对贪污腐败的成本与收益有着清醒的认识,甚至形成了“不怕,顶多判个五六年,到时候再减个两三年”的共识。

  反腐打老虎当然不能松懈,但更应着力铲除贪官产生的土壤,才能长期防腐。比如交通建设项目应由交通、发改、财政等多部门共同管理。项目、资金、运营、监管各环节相互分离、彼此制衡,才能让权力规范运行。

  (剑雪封侯)

编辑 张凌
.
相关新闻:
法网恢恢 高官落马   13-08-27
丰润4村官因贪污落马   12-08-06
.
 
.
 
热点新闻
·6时38分,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
·唐山港1至6月份吞吐量稳中有升
·全国最大规模!唐山人工海草床修复工程启动
·拼在一线,曹妃甸移动网络人用行动诠释“死磕”精神
·拦路抢劫还打人!玉田警方40分钟破案,29岁男子落网
·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集中交办暨优秀代表建议和优秀承办单位表彰会
·唐山人的身份证值钱啦!吃、住、游、购、娱都优惠!
·新华社聚焦|曹妃甸:特色种植促增收
·曹妃甸口岸上半年外贸货物吞吐量超9000万吨
·曹妃甸区供销社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张会生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