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公共财政支出投向民生工程
上半年用于教育、社保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等支出达225.4亿元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韩冬 通讯员陆征、甘露)今年以来,唐山把为民办实事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致力于完善保障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就学、就医、就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同时,全市财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相关要求,厉行节约,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全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有力地保障了财政资金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
据市财政局发布信息,上半年,全市用于教育、社保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225.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9%。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支出51.45亿元,同比提高4.8%。继续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费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普通本科、高职专、中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提高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达1.26万元。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82亿元,同比提高16.3%。提高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今年1月1日起将全市城镇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5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47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2900元调整为每人每年3150元。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人数达到330万人,占应参加保险人数的96%。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提高了低保、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困难群体生活补助标准。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支出25.25亿元,同比提高25.6%。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市179个乡镇卫生院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市县两级财政全年安排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9800万元。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达到每人每年523元,新农合筹资标准每人每年350元。
支持“三农”事业发展
农林水事务支出24.51亿元,同比提高29.4%。继续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支持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自我扶贫开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住房保障支出4.05亿元,同比提高49.7%。支持市中心区学警路、马驹桥、边各寨和开平区在建廉租房、公租房项目建设;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廉租住房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位;加快推进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