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同心绘新景
—丰润南陈庄子村党群一心推进幸福乡村建设纪实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记者 徐喆 通讯员 李永合 赵雅)盛夏时节,走进丰润区银城铺镇南陈庄子村,一幅宜居、和谐的优美画卷立即映入眼帘:干净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户,绿树荫荫,鲜花绽放;喝一口刚刚接来的井水,甘甜如泉,心情舒畅;多功能服务大厅里热闹非凡,歌声阵阵,舞姿翩翩……
村党支部书记张悦奎无比自豪:“这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系牢党群‘五纽带’,推进幸福乡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南陈庄子村以强党建、促发展为目标,通过建立镇党委带村党支部、村党支部带3个生活党支部、每个生活党支部带两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带6至7名党员、每名党员带15至20名群众的“五纽带”管理体系,形成一个核心多个堡垒,一体同心绘新景的良性格局。
发挥党群“五纽带”为民服务功能
打造宜居靓美居住环境
过去的南陈庄子村,环境脏乱差,雨天道路泥泞难行,被村民戏称为“泥水路”。2012年4月,在镇里组织的环境卫生拉练评比中,南陈庄子村排名倒数第一。改善村容村貌成为全体村民的共同期盼。
南陈庄子村两委依托党群“五纽带”管理体系,找准村民所思、所想、所盼,抓住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基层建设年有利机遇,以为民服务为己任,迅速拉开村容村貌综合整治的序幕。
修路离不开资金支持。村两委主动作为,采取向上争取、工作组帮扶、村里自筹等方式,筹措资金340万元。修路时村两委干部昼夜奋战在施工一线,认真测量放线,入户做群众工作清除违章建筑,严把施工质量。今年6月30日,随着村里到102国道通村路的竣工通车,历时两年半修筑的1.6万延长米的村街道路硬化全面完成,实现了户户通;主街道铺设便道砖1.4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09盏,栽植木槿3935棵、金丝垂柳2000多棵。
为解决吃水难题,村子自筹资金27万元,新打一眼388米的深水井,铺设供水管道1.5万延长米,让村民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2013年10月,旱厕改造正式启动。为消除村民顾虑,村两委干部、党小组长、村民代表带头示范。新建的双瓮式厕所成功经受住了冬季低温考验后,村民踊跃报名。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改厕270余户。另外,村里还统一施工,为每户打了一眼10米深的渗水井,杜绝了生活污水乱排乱放。
发挥党群“五纽带”沟通融合功能
营造和谐稳定文明村风
“党群‘五纽带’形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良性互动,在相互了解、互相支持中,密切了干群、党群关系,实现了村风民风的和谐稳定。”村主任陈文勇十分感慨。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南陈庄子村按照“自上而下,梯次推进”的思路,采取定期召开支部会议、党小组会议、“炕头”交友等方式,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时传递到最基层。党群“五纽带”,不仅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工作推进机制,也畅通了村两委自下而上了解民意的渠道。两年来,村两委征集到村民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20多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30余起,维护了村里的稳定。
除修路、打井、办电等基础设施投入,从2012年起,村里还承担了村民入合作医疗、意外伤害险和新农保的全部费用;老人节,为300多位60岁以上老人各发放200元慰问金;端午节、春节,每位村民分别享受200元、500元的生活补贴。
发挥党群“五纽带”特色培育功能
搭建功能完善便民平台
每当夜幕降临,南陈庄子的村民准时相约,在村民中心的多功能大厅跳舞、扭秧歌。“以前没事儿时,在家里经常搓麻将,影响了身体,还不利于邻里和睦。”年逾六旬的陈青斋老人一边踩着鼓点扭大秧歌一边乐,“村里有了这个多功能大厅,在娱乐党小组的组织下,我经常来这里活动,身板儿硬朗了,心情也舒畅了,真不赖!”
2012年8月,村子筹集资金31万元,对破旧的村民中心进行了翻建。同时,设置卫生室、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特别配套建设了使用面积400多平方米、可容纳500余人的多功能服务大厅,空调、音响、桌椅等设施一应俱全。参加娱乐健身的村民越来越多,不仅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还承办了全镇喜迎十八大联村汇演等一系列大型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