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原创网评 正文

请别急着给干部下乡带上“作秀”的帽子

  有网友发微博称,扬州仪征市委书记骑摩托车到真州镇走访,并称赞这种做法是“当地街头干群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一道亮丽风景”,还附上了图片。但有网友质疑是作秀,并指出包括书记在内的4个人均未戴头盔,属于违章行为。(8月14日新华网)

  要说“书记下乡”,自然少不了交通工具这个看点。坐汽车?可能不好,会有人批评贪图享乐,比如前不久河南旱灾中,某官员坐轿车去送水就倍受质疑。步行?那就更难说了,一来浪费时间,二来乘车出行已成普遍现象,要是再专门“不走寻常路”,恐怕质疑之声更大。那就骑车吧,自己驾驶,理应他人无话可说,可怎料,还是被“没戴安全帽”抢了镜,批评纷至沓来。

  一些领导改变工作作风,试图跟群众打成一片,其初衷是好的,虽然有些“秀”得有些蹩脚,但也不能因此成为“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理由。对官员亲民行为不加甄别就扣“作秀”帽子,认为他们就是假的,并不公平。曾经,有两名官员很受关注,一位是微博邀农民工吃饭的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一位是每天骑车送女儿上学的安徽芜湖市副市长。开始两人也被一些网友定义为“作秀”,并对其嘲讽调侃,后来随着报道的深入以及公众的了解,大家对两人的行为予以肯定,原因正是两人的行为并非“做给大家看”,反而传递着一定的正能量,即使被认为是“秀”,也属于秀得“挺好的”。针对此事,《人民日报》也发文表示,“秀”是介绍决策、亮明态度、表达情感的方式,“秀”得好,有利于改善和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消除隔阂。

  在一些人眼里,不管哪样的“书记下乡”,都可被当成对立面,能找到“万恶”的“突破口”,然后一阵痛批,以体现出“为民请命”的“普世情怀”。本是搭建干部与群众沟通之桥的“书记下乡”,就这样在体恤民情与公开作秀的夹缝中生存着。

  诚然,任何人都有质疑的自由,谁也阻止不了,但是不是一遇见“书记下乡”,就去为了质疑而质疑?请别急着给干部下乡带上“作秀”的帽子,可以请质疑者换位思考下,假设你就是书记,你又该如何“下乡”才没有人质疑呢?

  (剑雪封侯)

编辑 张凌
.
相关新闻: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深入唐山开展实践调研   14-08-12
唐山:遵化1500名干部下基层 10万张"连心卡"送群众   14-08-04
浅谈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之匙”   14-08-01
年轻干部如何上好基层实践这一课   14-08-01
唐山路南检察官对直机关干部进行职务犯罪预防宣传   14-08-01
.
 
.
 
热点新闻
·6时38分,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
·唐山港1至6月份吞吐量稳中有升
·全国最大规模!唐山人工海草床修复工程启动
·拼在一线,曹妃甸移动网络人用行动诠释“死磕”精神
·拦路抢劫还打人!玉田警方40分钟破案,29岁男子落网
·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集中交办暨优秀代表建议和优秀承办单位表彰会
·唐山人的身份证值钱啦!吃、住、游、购、娱都优惠!
·新华社聚焦|曹妃甸:特色种植促增收
·曹妃甸口岸上半年外贸货物吞吐量超9000万吨
·曹妃甸区供销社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张会生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