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古冶推动项目建设上台阶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赵珺 通讯员海山、张威)今年以来,古冶区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项目建设年、招商引资活动年为抓手,通过抓发展环境优化、抓六大集群发展、抓招商引资推进、抓市场主体培育等四项举措,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上台阶、出成效。
抓发展环境优化,构筑项目建设“新高地”。今年,该区投资近亿元新建了唐家庄220KV变电站和东部园区供水配套等园区基础设施,不断推进园区扩容和设施提质,并依托中科院唐山中心古冶分中心科技服务平台,谋划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器,为项目落地搭建了良好平台。为使企业“轻装上阵”,该区成立了重点项目服务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对项目实行手续代办、困难帮办、全程盯办,加速推进项目从“嘴上”落到“纸上”,从“纸上”落到“地上”。此外,行政服务中心事项办结时限压缩了63.2%,政府行政职能实现“再瘦身”。
抓六大集群发展,打造产业转型“新模式”。这区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集群发展”的思路,着力构建“2+6”产业发展新格局。钢延产业集群重点实施了不锈钢公司高端马口铁及300万吨汽车钢基板生产线、首唐宝生55万吨精品钢等项目,并依托天物众强800万吨精密方矩管、奈特铁塔等项目,大力发展下游产业。煤化工产业集群重点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精细化工,实施了迪牧化工煤焦油加氢、宏林公司8万吨硅胶等项目。此外,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影视文化、医药等产业集群也正在朝着精细、高端、绿色的方向发展。上半年,六大产业集群共实施项目26个,累计完成投资56.5亿元,谋划项目16个,计划投资67亿元。
抓招商引资推进,构建提速发展“新引擎”。按照“政府搭平台、企业做骨干、全民齐参与”的思路,该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第一突破口,紧紧抓住京津冀一体化、东南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等大好机遇,加快与北京外迁企业对接。目前,已成功引进北京森兰瓷科技公司高档陶瓷装备、北京中创东电科技公司年产240万平方米绿色环保型建筑轻质保温墙体材料、北京华容华世户外用品服装等项目。此外,总投资28亿元、年产2000万套的高端阀门制造园区也正在谋划引进中。今年,该区已签、在谈项目已达100个,计划投资149.7亿元。
抓市场主体培育,开辟全民创业“新平台”。该区实施“龙头带动、技术促动、全民拉动”战略,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和民企二次创业活动,内激外引、培大抓小,充分挖掘民进投资潜力、创业活力,助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市场主体数量增多、活力增大、实力增强。上半年,该区共发布创业项目100个,全区新增小微企业98户、个体工商户812户,培育发展规模以上企业11家,引进金融机构2家,有23家网店入驻大市场电子商务创业园,全区上下呈现出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