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小松
早在今年年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更多是具体执行单位,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面对具体矛盾和问题。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层党员干部,惟有练好内功,才能祛官气、接地气、强底气,才能把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练好“实”功夫。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个别党员干部喜欢喊高调子,摆虚架子,做假样子,只求轰动,不见行动;会议多,材料多,承诺多,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工作懒散,不敢担当、不敢碰硬,抓而不紧、抓而不力……凡此种种,任其发展,就会贻误事业发展,损害党群关系。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句俗语“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来告诫党员干部要力戒空谈浮躁之风,提倡一步一个脚印干实事。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直接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对其需求之语、诉求之声,哪怕再小也要用心去做,哪怕再多也要尽力去做,哪怕再难也要想法去做,切切实实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从而聚民意,得民心。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必须练好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求实效不图虚名的功夫;雷厉风行,立说立行,不达目的不收兵的功夫;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件件有着落,事事较圆满的功夫。
练好“真”功夫。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干事。列宁曾说过,“少讲空话,多做实事”。做实事就需要有真功夫,“在实际工作中,改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必须要有一种“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练好“苦”功夫。清代陆世仪在《思辩录辑要·诚正类》里说:“欲求真受用,须下死功夫。”干部要想出成绩、创实绩、留业绩,就必须下苦功。为让老百姓放心,不仅要下苦功抓全局,还要下苦功做细活;不仅是出满勤、干满点,而且要高效率、有突破;不是要过得去,而是要过得硬;不是要个人表面图风光,而是要群众真正得实惠。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心上;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每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倾听人民的呼声,维护人民的利益,以党章常照己,以民意正衣冠,以党规勤洗澡,以法纪治沉疴,练好内功,自我净化,才能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