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交大的故事 在交大的运动场上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郭玉强)由于从小在交大校园长大,我对那里有着很深的记忆。在我眼里,她是一所非常重视体育工作、体育氛围十分浓厚的高等院校。
那时的老交大,夏季可以去游泳池游泳,冬季可以去滑冰场滑冰。西操场以篮球、排球为主,南操场以田径、足球为主,体育基础设施完备且齐全,并具有一流的体育师资队伍。
交大不仅注重群众性体育工作的开展,也注重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学校经常以友谊比赛的形式与校外其它体育队进行交流。一次听说西操场有篮球比赛,我们几个小伙伴立即前往比赛现场,挤进了观看人群的前排,虽不懂比赛,但看到交大队进了球就特别高兴。由于实力上的差距、最后还是对方赢了,看到这个结果我真为交大队惋惜。赛后才知道对方是一个省级篮球队。
交大每年举办春、秋两季运动会。运动会期间来自各系的两三千学生汇聚在南操场,场面十分壮观。运动会不仅有传统的体育项目,也有一些适合中老年教职工的体育项目。除此之外,运动会上还曾进行过航模表演和摩托车表演。虽然只是一所大学里的运动会,但那时看看运动会对我来说就像一件大事,只要听到开运动会的消息,我和小伙伴们总是第一时间来到南操场,一会看看跳高、一会看看百米,哪个项目精彩、哪个项目激烈就去哪儿,成了运动场上忠实的小观众。
在交大的游泳池、滑冰场、西操场、南操场,都曾留下了我体育活动的身影,但去的最多的是南操场,因为那里有我喜欢的单、双杠。早晨去南操场玩玩单、双杠成了我儿时的一个爱好和习惯。那时我经常看到一位晨练的老人,后来得知他是交大著名体育教授徐家增老师,据说当时已61岁了。老教授在晨练的同时,常到我们活动的单杠旁,教我们一些单杠动作,边指导、边保护,有时还为我们做一下动作示范。在他的指导下,我学会了一些单杠动作,为后来进入唐山市业余体校练习体操、走上体操赛场打下了基础。
1971年交大搬离了唐山,在唐期间她在体育方面创出了令人瞩目的佳绩。曾有一篇回忆文章这样写到:“唐院(交大)的体育教育提高到全国高校一流水平,多次被誉为河北省高校“体育红旗”单位,体育运动水平多年保持河北省高校冠军,并可与清华、北大相竞争”。所以,说起交大时,我们不能忘记她在体育工作方面的成就与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