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低碳行环绕京津唐
——记者骑车300余公里沿途感受身边变化
图为记者(右一)与低碳车友骑行通过北京平谷区音乐广场时的情景。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记者 杜庆君)作为低碳出行的参与者,11月4日至6日,记者同我市另外4名倡导环保低碳行动的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往返行程330余公里,完成了一次远行京津唐周边,体验沿线空气质量的骑行跋涉,切身感受到车辆限号及大气整治关停“五小”污染源带来的悄然变化。
4日一大早,穿上骑行服,登上自行车,记者一行从唐山北新道与站前路交叉口一路沿国道向北行进,途经路北、丰润、玉田、宝坻、蓟县、三河、平谷等一个个城镇。抬头望去,蓝天白云,和风习习,不见了黑灰色的“蘑菇云”飘逸,一路畅快呼吸难得的好空气。沿线穿行,在丰润区新军屯、丰登坞道路两侧,广袤的田野,秋收的景象随处可见,但记者没有看到村民焚烧秸秆的现象。车辆限号令下,载重货车明显减少,路经玉田孤树镇村街,时而听到附近大喇叭传出提醒村民注意车辆限行的广播声。在记者停留休整的一处处村街及加油站,驻地百姓对整治大气环境和车辆限号均透露出赞成的声音。“车辆限号的推出大家出行都方便了。治理关停污染企业最终受益的还是咱老百姓,如果整天笼罩在雾霾天里生活那真叫憋屈,假如健康都没有保障了,老百姓攒多少钱又有啥用?”在鸦鸿桥一带居住的一耿姓村民与记者交谈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低碳骑行,记者一行平均年龄达到50多岁。领队网名“火凤凰”的刘春丽是我市最早倡导低碳出行的“骑手”,她已走遍中国34个省市,8年间,车轮与行动记录着她低碳中国行的一次次宣传低碳环保出行的“凤凰传奇”经历。在她的建议下,唐山喜德盛传奇俱乐部已拥有近70名低碳“铁杆”骑手,同时,她还影响带动众多骑行“发烧友”,由过去的有车族脱身为低碳骑友,环绕我市各县区骑车宣传环保,车辙印记城市和乡村。此次出行中,老宋、老刘和网名“找乐”的车友也是热衷低碳行动的积极参与者,一路骑行,他们遵守骑行者“除了车印,不留下任何垃圾”的承诺,用行动向过往群众展示低碳健康骑游的意义。
骑车从唐山到天津蓟县,从蓟县到北京平谷,一天骑行50余公里,穿越国道、山路,记者一行的自行车小分队也成为深秋沿途公路上的一道风景。“你们是从唐山骑车来北京的?这么远,不简单呀。要是有车族一月少开几天车,路通畅,对大气环境保护也好。”一路骑行,记者切身体验感受到沿途百姓对空气质量的关注,空气负氧离子增加,呼吸新鲜空气,大家都应该从我做起。骑行休整时,记者遇见京津唐三地的多位路人,也听出百姓从心底说出的独特见解和看法。
一路前行,大好河山尽收眼底。返程途中,偶遇来自玉田白官屯镇骑游进京回来的两位车友,记者就环境保护问题与他们“对话”时,两人摘下骑行面罩放慢车速介绍道:“低碳骑行利国利民,现如今也风靡到农村乡镇,一般农村家庭购买汽车相对奢侈些,山地变速车正成为新的代步工具走进城镇乡村”。
3天300余公里单车穿越京津唐周边,记者和4位车友一路感受阳光、空气的洗礼,沐浴在色彩旖旎的秋天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