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的跨越
——路南加快打造现代信息物流中心综述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魏东民 马舒虹)向东,向南。因地质条件所限,这里曾是唐山一块被人遗忘的荒地。
近年来,路南区以城市转型为契机,在这片土地上精耕细作,如今,河北省内唯一一家具有保税功能的现代物流园区已在这里诞生,不仅成就了从无到有的跨越,更成为路南乃至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变频思维让“朽地”活起来
因地质条件所限,路南区东南部的发展曾经举步维艰。
该区域地处城乡接合部,长期以来,自发形成了一些“小散弱乱”的所谓物流企业,只要3至5人、一台车,就从事简单的运输、仓储、搬运等业务,使物流业处于分散、割裂、单一、低效状态,且使当地的环境更趋脏乱差。
然而,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路南区却发现东南部其实是一块“宝地”: 205国道、唐津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京山铁路、唐港高速公路环区而过,唐山铁路货运枢纽近在咫尺——该区域具备了成为物流中枢的得天独厚优势。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路南决策层开始变频思维,提出了在东南城乡接合部打造唐山市的“信息物流中心”的战略构想。为使这块“朽地”尽快“活”起来,路南编制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的《现代物流发展中心规划》,逐步将其打造成“立足唐山、面向京津、面向全国”的现代物流体系,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2010年6月,路南区物流聚集区的申报工作开始筹备;当年9月,占地12.5平方公里的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成功获批。一个现代化的物流产业园,从这里起步高歌。
科学定位使产业“兴”起来
随着建设现代信息物流中心发展战略的确立,路南区迎来了现代物流业发展新的春天。
该区以改造提升园区内现有的传统商贸物流项目为依托,以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总部、现代仓储基地为重点,打造现代化生态型信息物流产业园区。园区北至胜利路,西至复兴路,南至赵田庄,东至陡河,总用地面积10.32平方公里。总体布局按照“网格状、组团式”的要求进行空间设计,着力构建“一城、四园、二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一城即现代物流商城;四园为汽车物流园、家居建材物流园、配套仓储物流园和生产性物流园;二基地即信息物流总部基地和城市配送物流基地。园区重点发展国际物流、大宗商品交易物流、城市快递配送物流、家居五金建材物流、汽车物流和与之配套的仓储基地。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路南把项目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立足“做大总量”和“引进高新”并举,掀起了新一轮项目建设高潮。今年以来,园区以引进有助于形成产业聚集、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项目为重点,在坚持依托区位优势招商、重点区域招商基础上,以大开放、大招商促进园区快速发展。
目前,园区已开业的专业化市场14个, 2013年实现交易额373.15亿元。截至目前,进驻园区正常经营的商户5203家,年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就有169家。园区内经营着上万种商品,在五交化、建筑陶瓷、家居用品中,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和国内名牌。
完善功能使项目“聚”起来
2013年8月,随着保税仓库的申请通过石家庄海关批准,路南区物流聚集区成为河北省内唯一一家具有保税功能的现代物流园区,这一“金字招牌”,吸引一个个项目纷至沓来。
今年,园区在建和准备开工的项目有5个,分别是北京硅谷国际信息产业总部一期、大业时代广场、中国唐山国际陶瓷博览中心、公用型保税仓库及高档消费品商城、四季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续建,项目总投资62.3亿元,市场建筑面积92.7万平方米,预计2016年6月前全部开业,届时最多可供5850家商户进驻。
着眼于构建京津冀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园区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加工配送和展示交易三大功能。届时,物流聚集区将通过加强与曹妃甸综合保税区的合作,不断提升路南物流聚集区辐射带动能力,形成规模合理、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路南区由此将被打造成河北省现代城市商贸物流转型升级示范区。
有梦想就有希望。随着园区各项功能的加速完善,项目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从无到有,从起步到跨越,转型腾飞,路南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