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曹妃甸 正文

唐山:曹妃甸水稻喜获大丰收 平均单产702.7公斤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4-11-29 10:24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曹妃甸区水稻喜获大丰收

平均单产达到702.7公斤,创历史新高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张笑非、崔玉宝)寒风渐起,稻谷归仓。伴随秋收的结束,曹妃故里传来水稻大丰收的喜讯——记者日前从曹妃甸区农林局获悉:目前全区水稻收割工作全部完成,据测算,全区水稻种植面积32.2万亩,平均单产达702.7公斤,创造了从农场—垦区—唐海县—曹妃甸历史上最高水平。各场镇水稻单产均达历史新高,其中唐海镇、柳赞镇、六农场、九农场、十一农场单产达到了725公斤,特别是十一农场,实打实收单产800至850公斤地块很多,最高达到了950公斤。

  据曹妃甸区农林畜牧水产局局长刘宝珍介绍,水稻大丰收除了得益于总体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外,主要是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加强服务等各方面的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种粮技术水平,为大丰收奠定了基础。

  注重品种结构调整,夯实丰收基础。根据多年实践,今年年初全区确定了以种植盐丰47系列等高产品种为主、津原E28等优质品种为辅的水稻品种种植结构。其中盐丰47系列、垦育38等高产品种24.1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75%,津原E28、海繁6号等优质品种面积8.1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25%。优质品种结构的确立,为全区水稻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抓生产过程,着重生产一线指导。首先,大力推广大棚工厂化育秧。今年全区发展大棚工厂化育秧2551亩,较去年增加735亩。大棚育秧面积虽然仅占育秧总面积的28.8%,但是却提供了80%的大田插秧用苗——通过大棚育秧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有效减轻了“倒春寒”对今年插秧的影响。其次,开展全方位技术指导。在今年的水稻生产中,区农林局针对水稻大棚育秧、水稻乳苗水直播栽培、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等重点技术,全面搞好技术培训,先后举办了7期技术培训班。同时,在生产各关键环节,坚持到生产一线督导和服务,做好生产管理的技术服务,为稻农答疑解惑,解决生产问题。特别是指导农民开展科学水肥管理、正确治虫防病,并与区气象部门协作,利用气象部门信息平台和延伸到村队的遥控广播平台,共同开展气象为农服务。

  强化病虫防治,确保水稻丰收。病虫害特别是稻瘟病是制约水稻生产的关键性因素,然而,稻瘟病已连续多年未在这里暴发,农户普遍存在侥幸心理。为做好病虫预报工作,区农林局组织专家、技术人员认真分析气候因素、田间病虫源情况,总结病虫害发生规律,通过“黑板写,当面劝,短信提,电视讲”等方式,对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措施进行提前预报,积极引导稻农加强防治。在此基础上,根据病虫预报和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印发《病虫情报》6期,技术人员积极开展病虫害田间防治,及时指导农民开展大田稻瘟病、灰飞虱、稻蓟马等重点病虫草害的防治。今年,在全国性水稻稻瘟病大面积发生的情况下,曹妃甸确保了水稻丰收。

  颗粒饱满的稻谷让稻农们饱尝了丰收的喜悦。在收获季节,出现了客商田间地头驾车收购稻谷的情景。农林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杨绍国介绍说,今年由于水稻成色好、出米率高,稻谷收购价格比常年高,加之农工承包费降低、增产等因素,一年承包期的农工每亩能增加收入700元左右。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 张凌
.
相关新闻:
曹妃甸湿地:候鸟的天堂(图)   14-11-21
唐曹公路通车 曹妃甸到唐山市区时间缩短至40分钟   14-11-20
唐山:曹妃甸集中培训174名优秀干部   14-11-20
曹妃甸东油派出所查看300余小时监控寻找失联人   14-11-17
唐山:工行网点率先入驻曹妃甸工职院   14-11-17
.
 
.
 
热点新闻
·唐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研讨交流会
·拍手称快!唐山一9人恶势力集团被端!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举行
·2019“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唐山闭幕
·唐山500多种农产品亮相中国(廊坊)农交会
·陈学民:坚决落实领导责任 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历届残运会中规模最大!唐山举办第六届残疾人群体运动会
·唐山这个5A级景区门票执行淡季价格啦!
·2019年中共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第三轮巡视公告
·丁绣峰调研站西片区:加快打造聚集优势资源的“唐山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