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农村妇女走进大棚“做手工”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赵珺 通讯员 何浩静)凌晨3点多,在丰南区大新庄镇芝麻坨村的大棚里,六七名妇女正忙着收割芹菜,割菜、捆绑、搬运,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家门口就能挣钱,活儿又不难,一个月能赚2000来块钱,还不耽误自家事儿,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谈起在大棚里做手工活,姐妹们都很满足。近年来,设施农业在丰南蓬勃发展,成方连片、规范化种植成为必然趋势,应运而生的“做手工”团队也在悄然壮大。很多留守妇女走出家门、走进大棚,靠勤劳灵巧的双手赚取可观的报酬。
今年54岁的李翠兰大妈是西滩沟村“手工职业队”的一员,已有五六年工龄。她每天凌晨2点30分起床,只喝口热水,就匆匆赶往汇聚点,等着接活儿、分配工作。“现在大都是割芹菜的活儿,菜贩子一般中午就运走,我们得紧着给东家拾掇出来。”忙着定植芹菜的佟兰花动作麻利娴熟,沾水、摘苗、抹苗,一秒钟就能栽一棵芹菜。她自己也经营着两栋大棚,不忙的时候就到其他家的大棚里打工。“我自己一年种四茬菜,空闲时候上午打个短工,一年赚钱七八万不成问题。”
“她们是职业队伍,不仅干活麻利,而且专业,做活儿的装备也齐全,可以满足各地菜贩的要求。”种菜大户佟院臣说,有了这些“做手工”的团队,既解决了忙时用工不足的问题,又让她们在家门口挣到了钱,真正实现了“双赢”。
昔日围着锅台转,如今大棚揽活干。现在,在大棚里“做手工”已逐渐成为一种产业,在设施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悉,仅丰南大新庄镇就活跃着近20支队伍、400余人,有专人分配任务,年人均收入达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