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价值观需突出“四个强化”
——访乐亭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安爱军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
记者: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凝练概括,请你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谈谈认识和理解。
安爱军:实际上,这一概括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作用。首先,我们要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提升民族凝聚力,这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追求的理想,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其次,我们要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构建美好社会,这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现实和未来美好社会的要素,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在长期实践中始终奉为圭皋的核心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再次,我们要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规范公民行为,这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和普遍价值遵循,要将其贯穿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于人们的自觉行动。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注重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确立和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定位,又要注重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养成。
记者:请你介绍一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在乐亭的具体实践情况。
安爱军:从乐亭的具体实践来看,主要表现为“四个强化”:一是强化灌输,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中学习、干部培训、形势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同时,组建了“中国梦·赶考行”基层宣讲报告团,年内深入全县农村、机关、社区、企业、学校、驻乐部队,着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二是强化融入,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效性。坚持以“嘉言善行·文明乐亭”为主题,着重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美德少年”等各类道德实践活动,通过道德讲堂、事迹报告会等形式,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凡人善举教育感化身边人。同时,充分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致力打造乐亭历史文化名县、民间艺术之乡、红色革命圣地、文明生态城市“四大文化品牌”,年内重点建设一批文化主题公园和道德建设主题广场,在青春广场、乐安广场、长河文园、幽园等现有公园广场内增设文化石、文化墙、主题雕塑和善行功德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乐亭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道德模范、先进典型有机融合。三是强化参与,不断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积极开展“文明出行、交通劝导”“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志愿保洁、“凝聚每份爱”专场演出、“日行一善”“小小志愿者”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自觉传播正风正气,弘扬文明新风;深化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广大民众参与到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行动等各类创建活动中;深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学巡访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和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广泛开展群众文化艺术节、文艺精品创作、“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调动城乡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热心参与其中。四是强化宣传,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广泛利用乐亭县广播电视台、乐亭文明网、乐亭县文化信息网、乐亭“故乡人网站”、“乐亭发布”微信平台、电子显示屏、公交站台、墙体广告、农村文化墙、主题文艺演出等多种宣传形式,开展全方位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及时引导网上舆情,倡导网民文明上网,用主流价值观和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