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县区报道>路南 正文

重新定位的南刘屯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4-12-18 8:41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重新定位的南刘屯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南艺)南刘屯始建于明代永乐二年。为巩固北部边防,首批村民由山东枣林庄移民至此,开荒屯垦,始建庄。因刘姓居多,依“土民编社、迁民编屯”例,故名刘家屯。村址原在大道(今复兴路)以西,解放路南端,西靠京沈铁路。1976年大地震,村庄夷为平地,1984年开滦占地举村迁往道东。以前村里没有楼房,以焦顶土坯房居多,还有少数草房。南刘屯的老住户有马、韩、郝三姓,周姓和耿姓是大户,孙姓也不少。境内皇姑庵数百年香火不断,谋生避难者纷纷来此落户,渐渐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姓氏的杂居村落。南刘屯人多以务农为主,少数人做工或经商。

  1948年唐山解放,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让南刘屯人有了自己的土地,原始的耕种方式解决了一时温饱。南刘屯人有着传统的种菜手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闻名全市,各大菜市场、饭店争相抢购刘屯菜。南刘屯土好工值高,四邻八乡的姑娘都愿嫁往南刘屯,毋论贫富,南刘屯小伙没一个打光棍的,且刘屯的媳妇个个漂亮。改革开放为土里刨食的庄稼人带来生机,南刘屯人不再满足小打小闹作坊式的经营模式。他们办工厂、与外商联营,风风火火的南刘屯人迅即融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南刘屯人种菜是行家里手,但初办工厂和老外打交道却略显稚嫩。上世纪90年代因其特殊的原因,南刘屯村仍然延续着以小队为基础的生产经营模式,昔日的优势已不再凸显。有能力的人家托亲靠友把子女农转非,当时为给孩子找门路花钱买户口的不是少数。

  一代南刘屯人在苦苦思索,要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方式,可路在何方?南刘屯和别的村子不同,完全可以利用城乡接合部的优势,搞市场开发,走前人没走过的道路。聪明胆大的南刘屯人四处贷款,借鸡下蛋,几年的时间,六大市场在庄稼地里拔地而起。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楚,饮水思源,唐山市吉祥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等六大市场撑起了南刘屯的一片新天地,至今仍是村民赖以生存的根基,这是不争的事实。

  2009年的春天,全村两千多双渴盼的眼神,盯在了又一代南刘屯人的肩上。这年,一直从事经商的范国兴以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此后,短短的几年时间,南刘屯村员工的工资、村民的退休福利在逐年增长。每逢春节村里为村民发放福利,家家户户车拉肩扛满载而归,成沓的票子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城里人看得眼热,都想来南刘屯落户口。天蓝了,草绿了,村民和谐气顺了。提起今天的变化,村民们高兴地说,这几年南刘屯搞得不错,知足了!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 黄志山
.
相关新闻:
唐山市人大办公厅驻乐亭县李营村工作组工作纪实   14-12-11
“环保小卫士”走进开平大六甲村(图)   14-12-10
唐山市纪委监察局工作组驻迁安市康官营村工作纪实   14-12-10
唐山市委办公厅驻路南区胡庄村工作组工作纪实   14-12-08
实施光纤改造 山沟里的村民在家看上电视   14-12-03
.
 
.
 
热点新闻
·唐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研讨交流会
·拍手称快!唐山一9人恶势力集团被端!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举行
·2019“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唐山闭幕
·唐山500多种农产品亮相中国(廊坊)农交会
·陈学民:坚决落实领导责任 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历届残运会中规模最大!唐山举办第六届残疾人群体运动会
·唐山这个5A级景区门票执行淡季价格啦!
·2019年中共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第三轮巡视公告
·丁绣峰调研站西片区:加快打造聚集优势资源的“唐山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