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编者按: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提升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市场主体,活力在市场主体,潜力也在市场主体。因此,从增强培育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入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积极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做多、做大、做强、做好,打造市场主体的数量和结构优势,是激发经济活力,推动转型升级,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在此刊发一组文章,展示加快培育市场主体的一些做法,为这项工作的开展营造氛围。
培育市场主体 增强经济活力
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栋
当前唐山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做好结构调整“减法”的同时,更要认真做好培育市场主体这一“加法”文章。海港经济开发区是唐山沿海开放的桥头堡,与曹妃甸共同承担着唐山沿海开发的重任,更应该在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主动作为、勇挑重担。
一、培育市场主体,解放思想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现市场主体的大发展、大提升,首要的是推进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更新。近年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我们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思想解放的程度仍然不够。就海港开发区乃至唐山市来看,一些企业家有资金,有实力,也有投资的愿望,但就是找不到好项目,归根到底还是思想不够解放,还只能围绕钢铁、煤炭、水泥、焦化这些传统产业做文章。对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全新领域的项目还不敢想、不敢试、不敢闯。这些民间创业的活力还有待释放,创新的热情还有待激发,新的发展要素还有待激活。因此,必须牢牢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阀门”,着力破除一切制约市场主体发育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切实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自觉行动。
二、培育市场主体,有力措施是关键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同时,必须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强力推进,既要盘活存量,又要引入增量,切实做大总量,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就海港经济开发区来讲,在抓好大企业的同时,也要抓好小微企业的发展,他们是开发区的“关节”。只有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和铺天盖地的小项目都抓好了,开发区才能行动自如。2015年将作为我们培育市场主体的攻坚年,深入实施“7531”工程,即新增个体户700户,各类企业500家,其中一般纳税人企业300家,规上企业10家。具体要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一要通过建立创业中心培育市场主体。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是打基础的工作,建立企业孵化器,培育市场主体同样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我们积极与北京华斯达克上市公司孵化中心合作,建设企业创业中心和孵化器,全力支持小微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力争到2015年至少培育孵化15家企业,3年内至少培育出1家上市公司。由商务局牵头正在积极筹建电子商务创业中心,明年可培育10家电子商务企业;街道和党群工作部正在筹建青年创业中心,明年至少能培育10家企业。二要通过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培育市场主体。结合打造中国最大的石材城项目,我们谋划成立了石材创业中心,预计明年可培育30家石材企业;由物流园区牵头成立生产性服务业创业中心,着力从北京、天津等地引进一些批发、五金交电、勘察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预计明年可至少培育30家企业。三要通过区内企业引进市场主体。作为经济开发区,央企和大企业集团多,特别是大型央企、国企与配套物流公司关系密切,充分挖掘这些资源,通过这些企业积极引进与之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同时,鼓励大企业向产业两端延伸,实施主辅分离,派生出一批新的企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利用自有资金设立子公司、分公司,投资设立新的市场主体或组建企业集团。四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市场主体。通过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明年要培育市场主体100家,其中规上企业达到5家;积极开展“一村一企”活动,支持和鼓励每个村至少兴办一个市场主体,可以是企业,可以是农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五要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商务局和工商局的作用,大力发展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确保明年新增个体户700户,逐步形成个体户→私营企业→一般纳税人→规上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格局。
三、培育市场主体,良好环境是保障
要培育出更多的市场主体落户唐港区,发展环境是基础。必须牢固树立“视发展环境为生命”的理念,全力解决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冷横硬”等现象的发生。在全区推行“零距离”指导、“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零障碍”落实的办公新模式,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让广大客商在唐港区“赚大钱、保安全、有尊严”。继续严格落实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月评比、项目业主季评职能部门、破坏发展环境举报三项制度,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改善发展环境,使我们的环境优中更优,真正将投资环境打造成为唐港区的一张“靓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