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京津优质教育资源
——访市人大代表、市教育局局长刘绍辉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针对《政府报告中》提出的“抓好教育这个民生之基”的要求,出席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市教育局局长刘绍辉说,今年我市将加快教育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一方面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继续引进京津优质教育品牌,全面建立与京津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院校的战略合作;另一方面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使唐山教育再上新台阶。
刘绍辉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唐山最大、最现实、最不可错失的机遇,唐山教育将全面建立与京津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院校的战略合作,努力使各个项目破茧成蝶。目前市教育局正积极引进京津优质学校到我市建分校或开展合作办学,重点推进与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的合作,在曹妃甸谋划创办耿丹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推进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开平分校项目,现已完成选址工作,力争2016年4月开工建设。
同时,借助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师培训,重点推进与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教育》杂志社、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促进我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引进北京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经与北京市教委协商,我市将引进北京数字学校网络资源(4000名优秀教师课例共计1.5万节),预计今年9月,北京数字学校为我市提供1万个用户账号,保证每一所能接入互联网的学校享受到北京的优质数字资源。
另外,为满足市民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今年我市将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刘绍辉介绍,目前市教育局正在组织编制唐山市中心区民办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市中心区民办教育向高端、特色发展,进一步明确中心区民办教育发展定位,重点扶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规范、特色、优质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等。同时,制定鼓励民办学校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教育,探索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新举措。积极引导民办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分层次打造一批发展更加健康、管理更加规范、质量更加高端、服务更有特色、公益性作用发挥更加突出的优质民办学校典型。扶持特色鲜明、品牌优势突出的民办学校扩大办学领域,提高办学层次,努力打造民办教育名校。
记者 王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