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监督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丰南区纪委落实监督责任工作纪实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记者 孙愫 通讯员 陈宏 孙久晟 王佳玮)“李局长,听说您儿子该结婚了,提前给您道个喜,但喜宴一定要按规定办,注意节俭。”“您反映村干部违反民主程序的问题,我们尽快调查核实,给您一个明确答复。”“尽快把廉洁过春节相关纪律的通知要求发下去。”……过去的一年,丰南区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都有一个深深的体会,那就是,纪委很忙。
的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这是党中央立足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出的最强音,更是对纪委担当监督责任发出的动员令。这一年,丰南区纪委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工作措施,动真碰硬强化监督、从严执纪、严肃问责,奏响了一曲落实监督责任的雄浑旋律。
明职责种好“责任田”
抓工作,首先就要明确责任。
“我们要履行好监督责任,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丰南区纪委副书记董喜春对全区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后,为有效解决纪检监察机关越位、缺位、错位问题,该区纪委监察局从大量不该管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监督执纪问责。按照“三转”要求,丰南区将纪委监察局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原来的77个减少到12个,并通过合并、调整、增加内部科室,专职办案科室增加到4个,办案人员数量达到机关人员编制数的89%。同时,针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身兼数职、专职不专用,与落实“三转”、聚焦主责主业要求相悖的现象,积极调整乡镇纪委书记工作分工,将他们原来分管的宣传、信访、“三资”管理等不属于纪检监察职能范围的工作全部剥离,全区15个乡镇纪委书记全部实现了专职专用,形成了聚焦主责主业的良好态势。
勤履责严查“贪腐蛀虫”
“查!一定要查!不管涉及到谁,只要违反了党纪就要查到底!”反腐声音振聋发聩,充分体现了丰南区纪委铁心惩腐的决心。
为加强案件线索管理,丰南区纪委把线索的收集管理作为查办案件的基础,抓实群众信访举报这个线索来源主渠道,积极开展网络举报工作,拓宽举报渠道,并建立室主任、主管书记、纪委书记三级阅批制度,加强了对案件线索的管理,有效保障了案件数量,提高了办案质量。
为加大办案力度,该区积极推进办案方式的“三个转变”,即:变农村案件以转交乡镇为主为上级纪委直查为主;变案件属地查办为上级纪委派人牵头异地查办;变纪委单打独斗为部门联合协同作战。“三个转变”的实施成效明显,农村案件直查率达到98.5%,同比提高47.7%;案件线索成案率达到93%,同比提高52%;按期结案率100%,同比提高21%。
为提升办案能力,该区纪委建立了案件查办帮带制度,确定精通办案工作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作为帮带主力,帮基层纪委分析案情、帮制定方案、帮突破难点、帮提升技巧、帮审核材料,提高了全区纪检监察干部执纪办案水平。2014年,立案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22件,结案120件,党政纪处理140人,其中涉及乡科级干部13人,贪污贿赂案件9件。严肃查处了该区粮食局原副局长史某某挪用公款案,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在干部队伍中起到了强有力的警示震慑作用。
严问责劲吹“勤廉风”
作风问题是腐败的温床。
2014年,丰南区纪委紧紧抓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利契机,突出对“四风”问题的监督问责。
通过明察暗访、专项行动、通报曝光、惩戒问责等举措,形成了抓作风建设的新常态。2014年,共组织明察暗访17次,查纠空岗、公车管理不规范等问题5类67个,问责67人;下发通报2期,制发问题整改督办函22个;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60个,党政纪处理8人。
善尽责长鸣“警示钟”
“现如今你们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希望大家今后能够不断加强廉政学习,强化廉政意识,始终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该区纪委副书记郑立更对8名新任科级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这只是丰南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廉政意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丰南区坚持抓早抓小,紧盯苗头性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谈话活动,推动监督环节前移,力争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先后实施了《丰南区关于对乡科级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实施细则》《丰南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办法(试行)》,通过科学合理、常态化运用廉政谈话、廉政约谈、信访约谈和诫勉谈话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工作。2014年,丰南区进行廉政谈话95人次、廉政约谈2人、信访约谈6人、诫勉谈话3人。这些措施的制定,既为落实“两个责任”提供了有效抓手,又教育了干部,前移了监督关口,促进了党员干部廉政勤政,取得了良好效果。
只有主动履责,才能赢得信任。丰南区纪检监察机关把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严格监督执纪问责,不仅为该区党员干部廉洁履职敲响了“警示钟”、筑起了“防火墙”,为该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证;还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凝聚起了共同推动全区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强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