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代办跑出“唐港速度”
——关于对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项目审批代办制的调查与思考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施伟)2014年,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共实施总投资416.17亿元的重点项目86个,是上年的7倍多,签署协议项目91个,是上年的26倍。是什么法宝让海港经济开发区走上了项目建设的高速路?答案就是项目审批代办制。
为有效破解项目审批“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烦”难题,把海港经济开发区打造成投资兴业的热土,他们开创了“业主动嘴、代办员跑腿”的审批手续办理新模式,仅需提供一张身份证,一周之内就可以办结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刻制公章所有手续,跑出了新常态下的“唐港速度”。
打包代办,为投资者“减负”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在唐山乐亭创建北方大港的宏伟目标。80年后这里建起了京唐港,1993年设立海港经济开发区。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海港经济开发区已经成长为一个“小伙子”,但始终没有跑出大家期待中的高速度。
海港经济开发区新一届领导班子经过分析,认为海港经济开发区背靠京唐港,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尤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已经到了发力的年龄。为此,该区自加压力,自觉在唐山转型升级中担担子,确定了到2020年,GDP5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亿元的目标。
靠什么来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靠环境。经过深入调研,他们发现由于体制原因,开发区与县区相比,缺乏足够的审批权和管理权,一些审批事项需要频繁到市直部门办理。特别是在国家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前,一些审批事项手续复杂、环节多、时间跨度长,审批流程不合理,给投资者造成很大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信心。为破解这个难题,该区将办理前期手续这项工作进行打包代办,这样既有效避免了投资者“跑烦”的问题,又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2014年底,天津鹏浩商贸有限公司授权代办员为其办理前期手续,经了解该公司负责人将到海港经济开发区洽商金融服务等相关事宜。为避免企业重复跑路,全体代办员共同协作,仅用4天时间即为该项目办理完成全部前期手续。该公司负责人随即表示:“这次来心里是有顾虑的,没想到开发区的办事效率如此惊人,对海港经济开发区我没有任何可担心的了。”
构建“1157”办理模式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海港经济开发区项目审批代办制基本成熟,形成了“1157”办理模式,初步实现了“真代办、真好办、真办好”的办理目标。
一个小组。海港经济开发区专门成立了以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各项目审批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代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区重点项目的代办工作,每周通报项目代办进度,协调解决代办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
一个中心。设立重点项目代办中心,作为海港经济开发区服务项目单位的综合办事机构,也是项目审批代办制的实施主体。代办中心设主任一名,负责统筹安排代办员代办手续内容、汇总统计待办事项、协调督促手续办理进展等事宜。设置专职代办员10名,负责为项目单位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协调处理代办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五步代办。主要分五步走:一是由代办中心联系项目单位并发放手续办理明白卡,介绍需要办理哪些手续,让项目单位对手续办理相关情况加强了解,增进彼此信任。二是由项目单位指定代办员,并授权该代办员为其办理各项手续。三是代办员赴各审批单位跑办手续,将疑难问题及时汇报代办中心主任协调解决,重大疑难问题由代办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四是建立手续办理统计台账,准确掌握各项目单位手续办理进展动态,同时对手续办理内容、办结情况、存在问题等信息进行分类标记,合理安排代办员办理程序。五是加强办结手续管理服务。项目引进之后即为其建立手续办理档案,将企业基本信息资料、身份证明、复印件及已办理完结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各项资料统一收入档案袋中,并由专人统一保管,避免资料遗失遗漏,方便企业随时调取。
七天办结。经过科学论证后认为,虽然开发区缺乏足够的审批权,但只要工作到位,7天内完全可以把项目手续办结。为此,海港经济开发区毅然决定,办结时限规定在7天之内,而且这7天不是7个工作日,休息日也计算在内。为提高效率,他们组织代办员对项目手续流程的各个环节分步骤进行系统学习培训,让每名代办员熟悉掌握每个环节所需提供的资料、表格填写及项目单位基本信息等内容,达到信息沟通准确,手续资料齐全,随时组卷、随时上报等要求。
尝到大甜头
项目审批代办制的推行,为海港经济开发区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也很快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项目建设的助推器。通过推行代办制,项目审批时间由近30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截至目前,该区共为投资业主代办项目手续83个,为55家企业完成名称预核准手续,为5l家企业取得营业执照,为29家单位取得项目备案证,为24家企业取得组织机构代码证并完成税务登记及银行开户,为15家企业完成土地招拍挂摘牌程序。代办员主动上门服务230余次,为企业解决各类疑难问题40余项。
招商引资的新名片。高效的审批效率,全面的保姆式服务,不仅增强了项目业主的投资热情、坚定了项目业主的投资信心,也成为业主们口口相传的良好口碑,成为海港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的一张靓丽名片。许多业主主动动员亲友或同行来海港经济开发区发展,当起了开发区的招商员。在京唐国际石材城招商,通过北京仟兆峰石材有限公司介绍引进的企业就达12家之多,还有不少石材企业纷纷慕名而来,主动要求到该区投资设厂。
转变作风的催化剂。审批代办制的实施,割断了项目业主与审批单位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对项目审批全过程的监督,确保了审批部门和工作人员在项目审批上公开、公正和高效,避免了权力“寻租”,有效防止了走后门、找关系、请客送礼等不良风气的出现,对反腐倡廉工作起到堵漏固疏、防微杜渐的作用。
启示多多
启示一:真干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本前提。发展环境不优是阻碍唐山发展的最大瓶颈,在这点上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但为何久治不愈?问题就是一些地方看到了、想到了,但没有做到。海港经济开发区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打破传统审批模式,推出项目审批代办机制,以“真代办、真好办、真办好”的气魄和实践,告诉我们优环境、抓项目、促发展光想不行,必须真干。
启示二:统筹是干好工作的重要方法。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任何一项革新举措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坚持系统设计、统筹推进。在探索项目审批代办制的过程中,海港经济开发区逐一明确了领导机构、责任主体、代办程序、时间节点,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服务体系,使得这项机制自推出之日就走上了良性运转的轨道。
启示三:创新是抢占先机的根本举措。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千载难逢,谁能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和部门利益的羁绊,敞开胸怀,大胆创新,谁就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先机。海港经济开发区通过大力推行项目审批代办制,让客商看到了创新的勇气和招商的诚意,这不仅使他们赢得了项目的青睐,也赢得了先机,赢得了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