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岸边情未了——记乐亭县退休干部李云翔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刘江涛 刘如涛)滚滚滦河,千折百回,流经古老的乐亭中堡镇,向东奔向滔滔渤海。退休干部、中堡镇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李云翔就成长、工作在滦河岸边的这片热土上。
几十年,李云翔曾担任过乡镇武装部长、公社书记、人大主席。作为一名庄稼院走出来的基层干部,他在家乡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1999年,李云翔到了退休年龄,他在人生的旅途中又面临新的选择。是去居住在秦皇岛市的儿子那里颐养天年,还是服从组织安排、担任镇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依恋过惯了的田园生活,依恋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他想在自己熟悉的这片土地上发挥余热。
李云翔说,“作为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就应该从点滴做起,用真心办事、靠爱心聚人,努力把党支部打造成老干部的温馨家园”。
李云翔上任不久,发现异地转入的离休干部倪玉泉患了癌症,高额的医药费不能及时报销。李云翔以老干部党支部的名义,给倪玉泉原所在单位写信介绍情况,原单位不仅很快为他报销了医药费,还为他审批了困难补助、发放了护理费。
十多年来,他坚持做到老干部生病住院必访、有了思想疙瘩必访、家中遇到困难必访、80岁寿辰必访。据统计,他已走访看望老干部170人次,行程达2000多公里,帮助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数十件。
满足老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玩得高雅、活得潇洒,这是李云翔任党支部书记后的心愿。为此,他组织成立了老干部门球队、秧歌队、说唱队及书画社、诗社等,经常参与活动的老干部达百余人。老干部们在重大节日还组织文艺专场、诗歌朗诵、书画展览及门球、棋类比赛等活动,他们创办的《晚霞诗刊》已出版13期、先后刊登了120多名老干部创作的各类诗词2000多首,业余生活可谓多姿多彩。
李云翔常说,奉献社会是每个公民的美德,作为老干部更要率先垂范。
多年来,李云翔组织老干部积极开展“我为教育献爱心”活动,除了走进校园讲革命传统外,还连续10年捐资助教,先后捐赠3万多元资助贫困学生45名、奖励优秀学生54名。
及时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是农民增加收入的关键。2011年8月,李云翔带领一些农口老干部奔赴外地引进了茄子树、辣椒树等新品种,在6户菜农的大棚里实验示范获得成功,当年亩效益就达到5-6万元,镇里专门召开现场会进行大面积推广。
2012年,滦河出现50年一遇的险情,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面对险情,李云翔毅然带领老干部奔走在抗灾一线协助镇党委政府指挥抗洪抢险,直到洪水退去。
当年,他还主动请缨到有名的“后进村”杨庄村开展工作。入村后,他多方筹集资金30多万元硬化了村街道路,打了3眼机井,安装了自来水,改造了低压电路。在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李云翔还注意培养村干部,组建起了新的群众信任的村班子。仅用一年多时间,杨庄村面貌就焕然一新。
李云翔退休后,把全部身心都扑在了老干部工作上,却忽视了对自己。2013年9月,他被诊断为膀胱癌并做了手术。出院后,他不顾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劝阻,很快又投入到工作中去。许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他深有感触地说,每个人都无法预知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去拓展生命的宽度,这也等于延长了生命。
十多年来,李云翔用爱心和真诚赢得了镇老干部们的拥戴,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认可。他所在的老干部党支部被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分别授予老有所为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和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优秀离退休干部。2014年,他又获得全县唯一一个“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