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使者”送幸福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走啊,到幸福广场运动去!”盛夏时节,每当夜幕降临,汉沽管理区第十五生产队的幸福广场上就开始热闹起来,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汇集到这里运动健身。“以前,晚上村民们没啥事儿干,自从驻村工作组来了以后,健身场地有了,农家书屋的书也多了,村民中心设施也齐全了,村民们甭提多高兴了。”说起市地税局驻村工作组,许多村民都竖起大拇指,称他们为“幸福使者”。
汉沽管理区第十五生产队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小村,村基础设施不完善,自市地税局工作组到该村帮扶后,这个小村发生了美丽的嬗变。 “下基层就应当群众缺什么,我们帮什么,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是工作组组长董虎挺在驻村伊始许下的帮扶诺言。
自驻村之日起,工作组就将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作为重中之重。修缮村中心广场是工作组解决的首要民生问题。汉沽管理区第十五生产队原来的广场没有硬化,也缺少健身器材。工作组进村以后,多方筹措资金,将原来的广场硬化、绿化、美化,面积扩展到2000多平方米,添置了健身器材,新建了篮球场。村民高兴地将该广场命名为幸福广场。
说起驻村工作组的帮扶项目建设,村民们如数家珍,硬化主街道、挖掘防汛沟渠、埋设排污管道、安装路灯亮化、植树绿化、将原来的臭水坑改造成了荷花池……“件件项目都办在咱百姓的心坎上,甜在咱村民的心窝里!”一位村民说。
此外,工作组还深入特困户和老党员家中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送去价值数千元的粮油和慰问金;为解决村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工作组邀请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到村为村民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免费发放基本药物。
在汉沽管理区第十五生产队,记者看到该村的规划效果图,这是一幅现代农村的美丽蓝图,也是驻村工作组对村民的庄严承诺,如今蓝图中的美景正一点点变为现实。该队队长刘国良道出了全体村民的心声:“群众缺什么,他们就帮什么。驻村工作组的到来,让我们村干部群众心里暖了、干劲足了,我们欢迎这样的工作组。”
记者 王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