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我的生活更绚丽
蔡永庆
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子女,生在农村,长在农村。
小学二年级时,爸妈为了让我和弟弟接受更好的教育,全家搬到了县城。刚到县城很不习惯,身边的小伙伴没有了,学习也跟不上,每次回到村里见到奶奶就哭着不想回去,奶奶耐心地劝我说:“你爸妈为了你们上学,克服了多少困难才搬进城里,你可不能辜负他们的苦心呀!”听着奶奶的话,似懂非懂的我决定回去后要好好学习。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成绩上来了,身边的朋友也多了。班主任孙梅是一位年轻貌美的语文老师,她经常给我们讲故事,而且每堂课前都轮班儿安排五个学生在全班面前朗读报纸上的新闻,在她的熏陶下我们逐渐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那时,书对我来说很珍贵,家里生活不宽裕,除了字典这样的工具书外,父母没给我买过其他书籍,都是和同学、朋友借着看,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去读。也就是在那时我了解了《林海雪原》中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那惊人的毅力,《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乐观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
到中学后,我所读的书逐渐丰富起来。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选择了读山西师范大学。在大学期间,读书对我来说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走进学校的借阅室,一排排书架林立,几万册的藏书,让我体验到什么叫学海无涯、学富五车、书香满屋。《简爱》《飘》《复活》等好多名著都是我在学校时读的。每到周六周日,同寝的姐妹们都回家了,留下我们一两个家远不方便回去的,看书便成了唯一的乐趣。
从学校走出来,或许是因为内心割舍不了对家乡的依恋,跟随父辈的脚步,我也踏上了农行这个广阔的舞台。走向工作岗位后,购书成了我一个最大的爱好,书,让我爱不释手、思潮起伏。结婚生子后,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家庭,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床头总是少不了朱自清、贾平凹、林徽因、余秋雨、徐志摩这些大师们的作品集,喜欢在字里行间感受他们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2011年单位公开竞聘精神文明办公室副主任这一职务,心中怀着些许期待,为自己报上了名。从笔试到面试,我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最后的成功,想是与我平时读书积累知识分不开的。新的岗位,新的责任,一系列的工作让我应接不暇,时常有犯难和不自信的时候,但每每在报纸杂志上看到自己的文章,心中却是无比激动和满足。
是读书让我进步,是读书让我走向成功,是读书让我的生活绚丽多彩。知识无穷,学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