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董亚辉)随着春季气候的逐渐转暖和人体生理的适应性变化,部分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犯困、动作不协调、反应变迟钝、遇到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下降,甚至作出错误判断等问题,这都源于两个字“春困”。“春困”驾驶极大地威胁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对此,滦县交警给出广大驾驶员“防困”提示。
“春困”时间要知晓:人体在上午10:30—12:00、下午13:00—15:00这两个时间段最容易出现困乏,所以广大交通参与者要对这两个时间段引起特别注意。
劳逸结合很重要:驾车前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应尽量利用早晨、上午或天气凉爽时行车,尽量避免夜间行车。连续驾车时间不要过长,行车三四个小时后一定要停车休息,休息15分钟即可有效缓解疲劳。
正确防困巧提神。有人说吸烟可以提神醒脑,其实不然,烟雾中的尼古丁在初期虽能提神,但在后期会对神经系统起到抑制作用,逐渐降低人的注意力,而且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也会造成人体缺氧而导致困倦。而司机朋友们可以在车内准备清凉油之类的提神醒脑的小药品,如遇困倦时,可以在额头上涂抹一些,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自我调节有“疗效”。一是注意调节车内温度,发觉自己犯困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空调温度或打开车窗通风,保持车内空气清新,以此驱走困意。二是注意调节车速,持续保持同一车速行驶时间过长,会让驾驶员感到疲乏,这时为确保安全需要减档降速,等困意消除之后再慢慢加速行驶。三是注意调节自己的视觉中心,不要把视线持续集中在某一位置上,以免造成视觉疲劳,看着前面的车子即可,记得高速行驶的时候一定要跟前车保持安全距离,不要企图超车或者在高速路上你追我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