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真的难消化吗?消化专家这样说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端午节来临,市民的餐桌上少不了粽子。“粽子不好消化,胃肠病人别吃” “粽子餐后血糖高,糖尿病人别吃”……那么,粽子真的很难消化吗?如何吃粽子才健康呢?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成新。
李成新介绍,粽子多用糯米做成,黏度高、不易消化,加之根据南北方饮食习惯不同,里面还会加入红枣、豆类、肉类等食材,含有过多的脂肪、盐、糖,多吃对身体没有好处,尤其以下四类人群不宜多吃:一、消化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二、心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三、胰腺炎、胆囊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等肠道疾病患者;四、糖尿病患者。
“趁热吃,粽子消化起来其实不算困难。”李成新说,凉粽子对肠胃刺激较大,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胃腹胀痛,因此粽子一定要加热了再食用。此外,吃粽子要适时、适量、巧搭配。粽子尽量在白天食用,睡前两小时内最好不要吃;粽子在人体内充分消化需耗费更长时间、刺激更多胃酸分泌,切忌空腹吃粽子;吃粽子时可以搭配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保证营养均衡,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
孟媛哲 刘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