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影视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大赛评审委员会执行主席汪帆宣布评审规则 记者 付卫峥 摄
滦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田文学致辞 记者 付卫峥 摄
发布会现场 记者 付卫峥 摄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付卫峥) 7月16日,首届“中国滦河杯”微电影节在中国滦河文化之乡滦县正式启幕。来自京津冀地区的126支代表队参加了本次微电影节。
此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旅游局、河北省文联主办,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北省影视家协会、河北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北燕赵文化研究会、中国滦河文化研究中心协办,中共滦县县委、滦县人民政府承办。
据了解,首届“中国滦河杯”微电影节是第六届中国滦河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自2011年起,滦县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滦河文化节,本届进一步强调“社会化、市场化、精品化、创新化”的理念,重点推出“中国滦河杯”微电影节活动。
大赛紧扣“相约滦水畔、微影品乡愁”这一主题,以微电影(视频)为表现形式,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平台,通过网络推广、综合评审等环节评选出一批优秀微电影(视频)原创作品。大赛专门聘请了国内影视行业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评委,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技术性等四个方面,对各参赛影片进行严格评审,最终评出评审委员会特别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摄影单项奖及单项奖提名奖和入围作品奖等多个奖项。大赛邀请青年演员郭月作为形象大使。郭月是土生土长的滦县人,其主演的影视作品先后获得第52届台湾金马奖、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等多项奖项。
大赛组委会希望通过大赛的形式,进一步推广微电影艺术形式,弘扬时代主旋律,吸引和鼓励影视制作团队、文化传媒公司、传媒院校创作团队等进行微电影、微视频创意创作,也欢迎围绕滦县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经济社会发展、名人轶事等来滦参加采风、拍摄,力争将此次微电影节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常态化、影响面大、传播面广、艺术性高的微电影盛会。
“滦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风景优美,每年一届的中国滦河文化节办得有声有色,此次作为一个县级城市承办微电影节,在国内也不多见,对于滦河文化的传承弘扬、推动京津冀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河北省影视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大赛评审委员会执行主席汪帆说。
目前,微电影节各项活动全面展开,已吸引了来自京津冀地区的126支代表队参与。8月27日前,各参赛团队完成微电影拍摄工作,组委会初审后将对入围参赛作品授权并规范大赛标示的使用,由各参赛团队将作品自行上传网络推广并提供视频链接,接受组委会全程宣传推广监督及点击率统计。9月5日至6日,由组委会7位评委进行集中综合评审,评选结果将在颁奖盛典暨影展活动启动仪式上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