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社会主义观的历史昭示
李权兴
4月28日,李大钊同志牺牲90周年纪念日。100年前,俄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李大钊欢呼庶民胜利、期望赤旗世界,并从此潜心研究和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成为最早在中国开创共产主义运动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那时还处在孕育中,他所形成的中国社会主义观,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昭示意义。
一
李大钊认定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1919年9月,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社会主义理论,论说了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社会进入新纪元的必然。
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研究中国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及实行的方法,形成完整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观:一、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二、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社会主义能创造自由的乡土;三、社会主义革命首要建设革命政权,民主是政治制度也是经济制度;四、社会主义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五、社会主义是亿万劳动人民的事业。
这和他苦苦寻求中国社会出路的“根本解决”思想密切相关,他立足国情,以世界思维,致力于民族解放事业,论述了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李大钊认定:中国二千年来社会的基础构造,“一切机能,都已闭止,任你有什么工具,都没有使用他作工的机会。这个时候,恐怕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如何实现根本解决?1919年5月1日,李大钊发表《五一节杂感》,指出这是工人阶级“直接行动的日子”。在《北京市民宣言》最后写道:“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就必须以“直接行动”根本改造社会,这正是李大钊社会主义观的核心理念,也是解决中国根本问题的实现路径,要人们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直接行动”。
今天,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中,以“直接行动”改造社会,就是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完善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二
李大钊认定中国社会主义必须有中国特色。他相继写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及其实行方法的考察》《社会主义下的经济组织》《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桑西门的历史观》《社会主义释疑》等文章,结合中国实际对社会主义做理论研究,论说了“我们应该细细地研考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之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法、德……有异。”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必须经过三阶段:一、政权的夺取;二、生产及交换机关的社会化;三、生产分配及一般执行事务的组织”。这些都是李大钊对中国社会主义极为深刻的论述。
李大钊一再提醒我们:马克思主义毕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社会的变革乃是进展着的、行动着的东西,是生动、进步、与时俱变的。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社会,需要结合实际状况。他倡导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情形,并向实际的方向去做,一代青年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接受马克思主义,有的成为中国共产党著名活动家,如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高君宇等。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主义必须切合中国实际,社会主义必须有中国特色。这些真理性认识须臾不可离开,所有走过的曲折道路,教训都源于此。
三
李大钊认定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共产党领导。共产党必须是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必须是生产发展、文化进步的推动力量,必须是进行社会革命和建设的中心势力,必须是有战斗力保障的强固精密的组织。
李大钊认定,共产党是实践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党组织必须坚定思想理论基础,树立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要以此培养和锻炼骨干力量,建设坚强党员队伍。要实行集体领导,贯彻党内民主,确保各项活动正确。党组织和党员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勇于斗争敢于牺牲。只有这样才能领导好社会主义建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0多年的历史实践,验证了中国社会主义必须由共产党领导。
要确保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坚强领导,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要以唯物史观,解决好“为谁执政”和“靠谁执政”问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有强固的保障。
四
李大钊认定要用社会主义道德和伦理规范人的行为。他说:“一切形式的社会主义的根萌,都纯粹是伦理的。协合与友谊,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活的个人,理应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和伦理规范的约束。
李大钊在1922年7月完成的《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文章中最早谈到“以工人的行政代替所有权统治的最后形体的资本主义的秩序的努力。”表明:社会主义一经产生,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整理生产,解决贫富两极分化造成的社会不公,建立起真正公平公正的合理社会。“社会主义是使商品有计划的增值,为即公平的分配,要整理生产的方法。”“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社会主义“会注意不是使人尽富或皆贫,是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人人能享受平均的供给的最大的幸福。”李大钊特别强调了互助、协合,并把它提升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的高度。他认为“协合的原理,是将来社会发展的关键。”
李大钊还论述了民主、自由与社会主义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李大钊说:“政治机关只是为全体人民,属于全体人民,而由全体人民执行的事务管理的工具。”“在社会主义制度底下做工,是很愉快的,很舒服的,并不象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作,非常劳苦,同那牛马一样,得不到一点人生的乐趣。”为了建设好社会主义,李大钊提出了“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效果;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李大钊关于经济组织和人类精神要一并改造、相互促进的思想,与马克思的建立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义制度,劳动的异化现象将被克服的思想是一致的。
对照李大钊90多年前社会主义观的论述,检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实践,取得了伟大业绩,也经历曲折发展,依然促人深省;对今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实具有现实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