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确定今年十项惠民实事工程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顾大鹏)近日,迁西县确定实施今年十项惠民实事工程,以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教育振兴工程。加强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投资1.3亿元,推进第六小学和北岸小学及幼儿园建设,逐步解决县城中小学及幼儿园“大班额”问题;发挥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等导向作用,建立科学、公正的利益调整机制,进一步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二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投资2900万元,推进林茂东街新建、老长城南路改造等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推进游客集散中心广场建设,推进城区集中供气并网工程,提高县城集中供气率。三是交通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投资1.2亿元,实施乡道二级路改造、老三抚路(县城段)改建、彭李公路(迁安界至新集)改建、碾唐线至前铺乡道改建工程;推进大黑汀水库西岸路(南团汀至白塔寨)及罗羿线、太罗线和太平寨至王庄子乡村道路改建工程;推进杨柳会桥、小韦庄桥改建工程;实施大付庄桥、西寨桥改建工程。四是空气质量改善提升工程。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企业错峰生产等措施;强化对县内重点企业污染源管控,实施一批重点环保项目,确保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强散煤综合治理,强化劣质煤源头管控,积极推广洁净型燃煤和高效清洁燃烧炉具;加强各类点面源污染治理,降低道路、工地、机动车、露天矿山、散料堆场、餐饮业污染物排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7.4降至6.8,PM2.5浓度由63g/m3降至59g/m3。五是城区房地产遗留问题攻坚工程。对未办理不动产登记证的城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及老旧小区存在问题进行集中攻坚,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六是农村环境改善提升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探索建立专业化服务与社会化资金参与农村保洁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进40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建设,实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污水处理等重点基础设施延伸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七是精准扶贫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工程。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严格督导考核,确保2018年底前7个市级相对贫困村基本完成脱贫任务;187户建档立卡户采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政策兜底等措施,力促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对困难家庭、职工及特殊人群采取发放生活物资、补贴和大病救助等措施,切实解决其生活困难问题。八是“政、银、社互保”试点工程。启动全市首家“政、银、社互保”试点,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服务,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引导和撬动金融机构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三农”主体发放贷款,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九是技术下乡帮扶工程。以县级以上农业示范园区及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为载体,对农民和社员进行专业化、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推广板栗、安梨等果树嫁接、修剪、水肥管理及栗蘑栽培等方面技术,提高板栗、安梨、栗蘑等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实现丰产、提质、提效。十是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投资1.5亿元,对部分城区及农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和电力增容,进一步解决城乡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提升城乡供电可靠性,降低供电故障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