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祭祀方式更“清明”?
团市委号召:新风尚过传统节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晓悦)“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寄托了古人对于“清明”的理解;时至今日,清明节更被赋予了文明与环保的理念,使传统节日的追思活动真正回归“清明”。又值春绿时节,为了倡树文明新风,共享生态家园,日前,团市委向全市青少年发出倡议:以文明、绿色、环保的方式祭奠先人先烈。
在清明节,适时举行简朴、文明的祭奠仪式,一方面寄托了对亡者的追怀,另一方面也藉以教育后代。那么,采取哪些祭祀方式更加恰当呢?团市委倡议我市广大青少年朋友:可以通过敬献一束花、系挂一条丝带、朗读一篇祭文、清扫一次墓碑、召开一次家庭追思会、网上祭英烈等祭奠方式,用实际行动营造文明、绿色、环保的清明祭祀氛围。
此外,团市委还倡议:争做宣传达人,倡树文明环保祭祀新风。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线上宣传动员,组织开展文明劝导、主题宣传等活动,倡导广大市民转变传统观念,自觉摒弃祭拜陋俗。
争做绿色先锋,引领生态文明环保风尚。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春季植树护绿活动,向身边人宣传和普及绿色环保常识,在踏青出行与文明祭扫中不破坏草地树木、不乱扔垃圾杂物,为我市环境治理增绿添色。
争做示范表率,贡献共建家园青春力量。倡导全市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青年岗位能手等通过身体力行引领过绿色环保清明节的风尚,少先队员可以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做宣传员、劝导员和监督员,汇聚青春力量共创文明城市,共建绿色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