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鲜花祭祀取代焚烧纸钱
一些市民以实际行动倡导文明祭祀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每年清明节前,市民金先生都会选择一个傍晚,到小区附近的十字路口为逝去的亲人烧纸祭奠,“今年我和家人决定不再烧纸了,响应政府号召,文明祭祀,为保护城市环境出一份力!”据了解,和金先生有同样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
3月24日中午,记者在光明路与兴源道交叉口东南角看到,写有“保护蓝天文明祭祀人人有责”的红色条幅悬挂在路口的显著位置,地面上看不到有人烧纸留下的白色圆圈、纸灰和手把棍。在兴源道与友谊路交叉口,“文明祭祀严禁售卖焚烧纸张”的红色条幅醒目地悬挂在路口的东北角,地面上也没有看到有人烧过纸的痕迹。一位在兴源道负责保洁的环卫工说,这两天附近几个路口都没人烧纸了,以前人们烧纸时留在地面上不好清理的纸灰也没有了。“以往清明节前,天一黑就有人在这儿售卖冥纸冥币,人们购买后就会在十字路口画圈焚烧,以此祭奠逝去的亲人。今年我在这里观察几天了,没看到有人推着车卖冥纸冥币,也没人烧了。”家住天元小区的卢女士说。
记者在兴源道上的一家花店里看到,3名员工正在忙着用黄、白色的菊花扎捧花。“这些都是顾客预订的,准备清明节祭奠扫墓时用。”一名员工说。花店老板告诉记者,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市民用鲜花祭祀取代焚烧纸钱,以这种文明、环保的方式向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雾霾天气忒让人反感,所以我们都要有环保意识,清明节文明祭祀,为环保做点贡献。”鹭港社区居民刘先生说,他和亲朋好友都认可清明节低碳祭祀。
社会学专家认为,应淘汰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祭祀陋习,提倡更加文明、环保的祭拜先人的方式。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要大力倡导和推行鲜花祭祀、植树祭祀、家庭祭祀、网络祭扫和社区公祭等文明祭祀方式,这样既能传播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的新风尚,也体现了热爱自然、重视环保的时代理念。
(武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