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遵化市娘娘庄乡全域旅游
“娘娘贡杏”地 特色好景观
娘娘庄乡的春天。
采摘后的“娘娘贡杏”。
“娘娘贡杏”树王。
卧龙山景色。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日前,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遵化市南部的娘娘庄乡,探访了该乡正在开展的全域旅游开发状况。
“全乡总面积74.5平方公里,以‘卧龙’‘金凤’两大自然资源为依托,把全乡规划为一个完整的风景旅游区”。娘娘庄乡党委书记张彦宏满怀激情地为我们描绘了该乡的旅游发展蓝图:全乡划分为“四区一带”功能结构,中部旅游综合服务区、南部特色小镇康养休闲区、东部环湖生态娱乐休闲区、北部卧龙山佛教文化度假区、环乡旅游公路林果花卉观光带。“四区一带”格局打造完成后,该乡整体旅游竞争实力将实现质的提高。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娘娘庄乡地处遵化市南部山区,辖20个行政村,有农户7328户21314口人。
该乡依托丰富的山、水、林、果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紧邻唐承高速和112国道的突出地理优势、便利的交通,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建成“绿色生态之乡、养生休闲之乡、魅力宜居之乡、文明和谐之乡”;用文旅产业的互融共进,提速娘娘庄建设步伐。2017年,该乡接待游客60万人次,促进农副产品销售400万公斤,带动上千人就业,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
张彦宏介绍,娘娘庄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不仅有美丽的传说,还有冀东最早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和唐代兵器站遗址。民国年间,芦各寨村开明绅士尹福清为发展实业,在家乡创办福益农林场,为冀东地区引进、推广林果生产新技术作出了贡献。抗战时期,宋时轮、邓华率领的八路军第四纵队曾在这里与日寇浴血奋战。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诞生了冀东抗日最早的报纸《救国报》(今唐山市委机关报《唐山劳动日报》的前身),当时是八开两版油印,后来曾更名为《冀东日报》。1939年冬,当时的冀东区党分委为适应抗战的需要,决定筹备出版自己的报纸——《救国报》,并于1940年元旦创刊。后来由于形势紧张,1941年春季,《救国报》报社由芦各寨迁到了遵化南部的另一山村鲁家峪。后又几经更名,1949年8月1日更名为《唐山劳动日报》,出版至今。
娘娘庄乡物产丰富,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甘薯、谷子等农作物。林果面积2.2万亩,香白杏、蓝宝石李子、京白梨、桃、红果、核桃、柿子及各类杂果俱全,年产各种干鲜果品3000多万公斤。其中,以相古庄村为中心的8000亩优质香白杏是娘娘庄乡的特产,因其营养价值高、甜酸适口、风味独特,被河北省和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优质产品”。据《遵化州志》记载:“遵化州东南25里,有村名相古庄,盛产银白杏。因味道鲜美,被定为年贡。”
该乡的“娘娘贡杏”树王,位于相古庄村王秀琴家的果园,树龄估测210年,树围2.62米,树高8米,平均冠幅8米,每年的贡杏产量都在250公斤左右。
在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
“娘娘贡杏”按个销售
娘娘庄乡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风景。
每年4月到6月,杏花、梨花、桃花、山楂花、柿花竞相开放,形成“万亩杏花谷”“十里梨花沟”“千亩桃花园”等景观。从6月中旬的香白杏到11月中旬的磨盘柿,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各种水果陆续成熟。今年6月15日,该乡的品牌“娘娘贡杏”在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上备受青睐,按个销售,每个10元,尽显品牌价值。
北部卧龙山旅游景区,是国家批准的AA级风景区,更是娘娘庄旅游开发的龙头。景区林深树茂、鸟语花香。南部金凤湖,碧波万顷,波光倒影,湖光山色,鱼鲜虾美,为旅游者提供了垂钓、泛舟的好去处。
紧靠112国道和唐承高速公路党峪出口的便捷交通环境,优越的山水和林果资源优势,淳朴的村风民情,使娘娘庄乡日益成为融赏花、采摘、登山、垂钓、娱乐等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场所。
张彦宏说,目前,娘娘庄乡正在全力打造“旅游+”产业链条。
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金丰农业生态观光园、南山特色小镇及环湖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坚持高档次、高标准、高水平,形成旅游产业龙头带动模式,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一村一主业、一村一风貌”,抓好西娘娘庄、相古庄、芦南山等示范村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特色乡村。
旅游+文化发展。依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通过深挖资源、合理开发和整合规划,形成地区资源特色,打造具有当地文化标志的旅游产品,既能传承地域文化遗产,又能有效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使“文化资源”和“旅游发展”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
旅游+核心品牌。倾力打造“娘娘贡品”品牌,助推农副产品提质增收。充分挖掘“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链,实现该乡香白杏、京白梨、蓝宝石李子、“818”油桃、磨盘柿子、长寿红果、精品杂粮等农副产品网上交易全覆盖,打造娘娘庄电商产业基地,不断壮大“互联网+”经济,持续增强该乡农业品牌吸引力和竞争力。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充分利用该乡上丁甲岭画家户恩龄、芦西山书法家王瑞生、丁各庄皮影艺人贾成凤、西娘娘庄诗词作家周祝国等文化名人资源,探索建设卧龙小镇、画家小镇、书法小镇、皮影小镇、诗词小镇等特色乡村小镇,树立多个别具一格的旅游亮点,并通过旅游观光带进行统筹整合,形成特色小镇旅游脉络。
打造特色之乡
宜居宜游宜养宜娱
近年来,娘娘庄乡以建设“绿色生态之乡、养生休闲之乡、魅力宜居之乡,文明和谐之乡”为目标,把握“旅游+”这条发展主线,协调推进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旅游开发、特色小镇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全面高速发展。
“娘娘庄乡以旅游发展为主线,全乡规划为一个完整的风景旅游区。”张彦宏为我们展示的娘娘庄乡的旅游发展愿景,很让人期待:内部划分为“四区一带”功能结构,以南小厂村“金丰农业生态观光园”、芦南山村“美丽南山·健康小镇”两个重点旅游项目为抓手,形成旅游产业龙头带动模式。通乡道路翻建通车、彭李线和金凤湖环湖路翻建通车、景区道路拓宽、村内道路通畅四大道路工程,使全乡道路形成脉络式交通网,形成“一村一主业、一村一风貌”,谋划建设创新小镇、康养小镇、旅游小镇、文化小镇等特色乡村小镇,倾力打造“娘娘贡品”品牌,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开展电商销售经营模式,助推农副产品提质。
下一步,该乡将全力做大做强娘娘庄整体旅游发展,协调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发展、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旅游道路建设、美丽乡村优化升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区域绿化美化亮化等重点工作,打造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为一体的宜居、宜游、宜养、宜娱的特色之乡。
记者 王雪漫 杨文进
通讯员 王威葳
本版图片均为 李文惠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