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铁路源头 看今朝

中国铁路起点

唐山站新貌

唐山站旧照

唐曹铁路

唐山北站远眺

由詹天佑设计、建造的中国最早的铁路大桥——京山线滦河大铁桥

大秦铁路

京山压煤改线枢纽站——唐山东站

津秦高速铁路

建设中的京唐客运专线

京哈铁路

迁曹铁路

唐呼铁路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资源富集的唐山,伴随着中国近代工业而兴起,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等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数个“第一”,成为中国铁路的发源地。
然而在旧中国,唐山只有一条连接关内外的京山铁路,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20世纪70年代,正线全长187.33公里的通坨铁路建设开通,这条铁路由北京进入我市玉田县,止于滦县坨子头站(现为滦县站)。通坨铁路是我市境内第二条国铁1级干线,也是现在京哈铁路的前身。
1991年11月,京山压煤改线开通运营,这是京山铁路历史的一个转折,唐山大地震后新的唐山站同时投入使用。
1985年动工建设、1992年全线竣工运营的大秦铁路,是国家第一条双线重载能源运输大通道,它从山西省大同市起,经过我市的玉田、遵化、迁西、迁安,终止秦皇岛港,它的建设也带动了沿线城乡的经济发展。
1992年,修建全长75.662公里的坨子头至京唐港的坨王铁路,这是一条由唐山市和铁路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铁路,结束了滦南、乐亭两县没有铁路的历史。
2006年12月,由大秦铁路的迁安北站至曹妃甸港的迁曹铁路全线通车,解决了大秦铁路扩能分流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北煤南运通道。
2013年12月1日,津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唐山从此进入高铁时代。
2015年12月,南始我市曹妃甸、北达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唐呼铁路(前期称张唐铁路)开通运营,成为我国第三条能源运输大通道,同时结束了从唐山到承德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
2018年6月30日,经过3年建设,全长91.329公里的唐曹铁路在与津山铁路连接的七道桥站开行了第一趟货运列车,标志着唐曹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目前,京唐城际铁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是一条服务于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的高速铁路,以后人们出行将会享受铁路公交化的方便、舒适、快捷,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的梦想也将变为现实。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唐山除这些铁路干线外,还有很多支线和专运线,一个硕大的铁路网覆盖着家乡大地。让我们踏着家乡铁路建设的铿锵步伐,乘上时代的列车,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刘权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