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5 8:4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饭碗

饭碗

  我今年73岁,一直留意着家家吃饭的饭碗。

  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村里各家的饭碗,不是白釉粗瓷,就是红釉、黑釉粗瓷,工艺简陋,质地粗糙,剌剌巴巴的甚至都有些磨手。过年了,家家买新碗,不论大碗还是小碗,都用稻草绳捆成一轴儿一轴儿的,便宜得很。父亲告诉我,这些碗都是唐山的瓷窑烧制的,进货批发价很低,卖碗翻三回车,照样还赚钱。村里家家用这种粗瓷饭碗,一直用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我知道唐山是中国北方瓷都。但如果老是生产这种质量和档次的饭碗,实在有逊其名。

  1987年,我到唐山教委参加教学研讨会,住在军区招待所。中午吃饭,竟被招待所的饭碗震惊了。饭碗不大,刚可把握,瓷质光滑细腻,画着金边儿和红色梅花,真叫人稀罕不够。碗底有标记,印“唐山陶瓷”红章。原来唐山也能生产这样好看精致的饭碗呀,那我真是少见多怪了。

  研讨会期间,我利用休息时间去了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介绍唐山陶瓷工业生产的书。我这才知道,唐山生产陶瓷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但一直到唐山解放,产品均为粗陶、粗瓷。解放后,唐山陶瓷工业界决心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成立河北省轻工业学校,设置陶瓷美术、陶瓷工艺、陶瓷机械专业,并成立唐山陶瓷研究所,专门从事陶瓷工艺的开发研究。1961年10月,唐山陶瓷界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陶瓷展览会。1976年大地震,近20%的陶瓷职工遇难,90%以上的厂房建筑震毁,70%以上的窑炉设备受损,唐山陶瓷行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然而浴血的凤凰重生,英雄的唐山陶瓷人震后一个月就生产出了新产品。唐山开会的同事告诉我,这军区招待所用的餐具,就是这以后的新产品。我喜之不尽,散会时到一家陶瓷商店买了一套。箱板纸盒子包装,比较精致。

  那年春节,我家用这套细瓷饭碗招待客人,引起乡亲们的羡慕。于是就有不少人家也买了细瓷饭碗。没想到,这竟拉开了村庄饭碗更新换代的序幕。

  1998年,首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举办。乡亲们在博览会快结束的时候,都来参观购物。自古民间就有收藏传统,他们来买参展商处理的便宜货,“捡漏儿”,满载而归。以后,他们每届都来,什么“骨灰瓷”“长城玉”,甚至被指定为中南海专用瓷、人民大会堂专用瓷的“红玫瑰”,他们都买回了家。尤其最近这几年,家家有了汽车,赶陶博会和逛县城、赶集也没啥大区别,哥儿们爷儿们一招呼,就来这里“扫街”了。

  现在到农家院看一看,那些粗瓷白釉、红釉、黑釉的饭碗,早都已经绝迹。取而代之的是成套的仿明青花的、仿宋钧窑的、美观雅致的唐山陶瓷的新产品。真是“孔雀蓝映著月光”“雨过天青云破色”,满眼的美玉玲珑,琥珀可爱。而且不光是换了饭碗,连杯、盘、壶、盏也都换了,品质高贵,造型典雅,今非昔比。

  唐山陶瓷业界各家企业,生产换代大升级,北方瓷都名副其实。唐山农家的饭碗也适应生活水平的提高,升级大换代,显现出来耀眼的小康文化和盛世文明。唐山陶瓷精细精致精美了唐山农家的饭碗,唐山农家的饭碗里也丰富丰盈丰满了唐山陶瓷——从家乡农家饭碗更新换代这件寻常之事,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唐山解放72周年,工农业生产的不寻常发展。(刘振广)

编辑: 罗旭辉